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新中国宪法史与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14 16:21
【摘要】:作为政治价值的民主与作为制度手段的民主构成理解民主的两个面相,作为制度安排的民主的规范性直接决定着作为政治价值的民主的质量,而作为制度安排的民主的规范性与民族国家宪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彰显高层次民主的宪法批准过程基于其立国的重大意义具有奠基民族国家民主模式的功能。这为我们从民族国家的制宪历史中探寻其作为制度安排与手段的民主并在比较意义上展开类型化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当前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大背景下,强调民主模式的规范依赖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Abstract]:Democracy as a political value and democracy as a means of the system constitute two facets of understanding democracy. The normality of democracy as a system arrangement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as a political value. As a system arrangement, there is a certain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democratic norm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constitutional ratification process of high-level democracy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democratic model of nation-state based on its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us to explore democracy as a system arrangement and means from the history of nation-state constitution and to carry out the study of type in a comparative sen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a country ruled by law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mphasize the normative dependence of democratic model.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爱尔兰两轮公投与中国式民主的类型学意义”(10YJA820100)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民主认知调查研究”(SKQNGG12016)
【分类号】:D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蔡保兴;;论荀子“礼”与霍布斯“约”思想之异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扬;;古典自然法梗概——古典自然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张玺;;科技与人文精神断裂后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10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军芳;借鉴美国LLC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过渡性安排[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网络舆论的伦理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崇德;;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与中国宪法的发展[J];法学家;2001年04期

2 傅思明;“三个代表”思想与当代中国宪法的发展[J];实事求是;2002年02期

3 帅海香;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J];前沿;2003年09期

4 杨肃昌,田玉忠;试论中国宪法思想及其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林来梵,刘义;新中国宪法变迁的见证——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6 王军风;顾盛中;;一部研究中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力作——读《中国宪法经济制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龙;张薇薇;;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蒋惠岭;;呼唤中国宪法的觉醒[J];法制资讯;2008年01期

9 谢燕;;浅谈中国宪法百年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0 韩亚光;;新中国宪法视野中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内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平安;;新中国宪法,曲折发展的五十年[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蒋安杰;“东方之光——新中国宪法的足迹”[N];法制日报;2010年

2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刘佐;新中国宪法与税收的回顾和展望[N];中国财经报;2014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宪法学教授 张千帆;1908到2008:中国宪法百年回眸[N];法制日报;2008年

4 支振锋;以法治守护香港稳定和繁荣[N];法制日报;2014年

5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依法治港新阐释[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寒;新中国宪法变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施秀艳;基本人权原则在中国宪法中的嬗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程舫;论中国宪法文化的现代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超;当代中国宪法的变迁[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5 田慧;论中国宪法平等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程;论新中国宪法关注下的土地征用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吕赛赛;论平等权[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83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183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