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新闻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03:03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新闻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新闻自由在宪法权利体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现代宪政制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宪政民主的先决条件。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闻自由的权利属性,从宪政的高度、从制约国家权力的角度揭示了新闻自由的私权利本质。从言论自由权、人民主权、知情权、批评建议权这一系列宪法权利基础来对新闻自由进行理论考察,突破了以往只从言论自由理论来论证新闻自由宪法根基的局限性,从更全面的视角揭示了其深厚的宪法底蕴,并从新闻自由制度要保障的目标利益民主宪政出发,阐述了新闻自由的宪政功能,即制约国家权力和促进民主参与。 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新闻立法是新闻自由的根本保证。因此,文章全面考察了现阶段我国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的不容乐观的现状,并对现行新闻法律体系进行深刻解析,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以期寻求促进新闻自由逐步走出困境的良策。 另外,文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域外国家相关的新闻立法和制度,通过对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保障新闻自由的法律形式的了解、借鉴,并通过梳理、内化合理的理论因素和实践经验,旨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闻法治模式。 最后,文章采用系统论和过程论的观点,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宪政原理、利于民主政治的一系列制度,探讨如何构建我国新闻自由的立法保护体系。论证了制定专门新闻法的必要性,并重点探究了新闻法所面临的立法难点,最终提出建立一个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为主体,符合新闻法价值,旨在促进新闻自由的完善的新闻法律体系,使新闻自由这一宪政民主基石在我国的法治全局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自由 新闻立法 立法难点 体系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16;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11
- 一、选题理由7-8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8-9
- 三、研究目的9
- 四、研究方法9-10
- 五、创新性成果和最终结论10-11
- 第一章 新闻自由之宪政解析11-23
- 一、新闻自由的基本界定11-13
- (一) 新闻自由的概念11-12
- (二) 新闻自由的本质12
- (三) 新闻自由的合理限制12-13
- 二、新闻自由的宪法权利基础13-17
- (一) 言论和出版自由权14-15
- (二) 知情权15-16
- (三) 人民主权16-17
- (四) 批评和建议权17
- 三、新闻自由的宪政功能17-23
- (一) 制约国家权力17-20
- (二) 促进民主参与20-23
- 第二章 我国新闻自由与新闻立法之现状23-32
- 一、总体概况及原因探析23-24
- 二、新闻法的立法进程24-26
- 三、现行新闻法律规范体系26-29
- 四、现行新闻法律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29-32
- (一) 体系不合理,缺少专门新闻立法29-30
- (二) 义务性、禁止性规范过多30
- (三) 新闻自由等权利缺位30-32
- 第三章 新闻自由法律制度之域外考察32-39
- 一、英国33-34
- 二、美国34-35
- 三、法国35
- 四、德国35-36
- 五、意大利36
- 六、日本36-37
- 七、国际条约及区域性公约37-39
- 第四章 我国新闻自由的立法保护体系构建39-54
- 一、制定新闻法的必要性39-43
- (一) 我国加入 WTO和国际条约的要求40
- (二) 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40-41
- (三) 世界各国新闻法治发展趋势的要求41-42
- (四) 宪法自由法律化保护的要求42
- (五) 新闻法本身性质和调整对象的要求42-43
- 二、我国新闻立法的若干难点43-51
- (一) 建构新闻机构登记制度,,适度允许民间办报43-45
- (二) 禁止和平时期的事前审查制45-47
- (三) 明确新闻侵权和新闻报道特许权47-49
- (四) 理顺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关系49-51
- 三、新闻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51-54
- (一) 宪法明确保护51-52
- (二) 新闻法的制定52
- (三) 信息公开法的制定52-53
- (四) 其他法律法规对新闻自由的保障53-54
- 参考文献54-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爱玲;论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陈晨;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丽琴;论表达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衡平[D];河北大学;2010年
4 梁沥予;媒体执业权的宪法保护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牛晓燕;微博侵犯名誉权的法律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新闻自由及新闻立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5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