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公民义务之基本理论新探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日;;初论当今中国宪法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2 本刊特约记者;;宪法与国家政治体制(三)——王汉斌访谈录[J];百年潮;2011年07期
3 王涛;;论宪法与刑罚的关系 以日本法为中心[J];中国检察官;2011年11期
4 郭道晖;;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J];炎黄春秋;2011年07期
5 欧阳爱辉;;论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的宪法基础[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本刊特约记者;;宪法与国家政治体制(二)——王汉斌访谈录[J];百年潮;2011年06期
7 宁立标;;论食物权的宪法保障——以宪法文本为分析对象[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8 玛利亚·劳拉·特丽芬;;意大利宪法法院:功能与结构[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7年00期
9 本刊特约记者;;宪法与国家政治体制(一)——王汉斌访谈录[J];百年潮;2011年05期
10 刘书祥;;人大对党实施监督的宪政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丹龙;;辉瑞全球公民义务的实践:为了健康的社会与企业[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林宗浩;;韩国环境权理论与实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祥民;;宪法中的“环境权”的意义[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正华;;立宪、修宪:新中国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而努力[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7 谷春德;;再论人权与公民权的联系和区别[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会昌;;中小学生爱劳动观念的发展[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10 李正华;;中国宪法内容历次变动的思路、重点、特点及其原因分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爱宝;企业应像公民那样行动[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2 徐迅雷;震灾时的人道援助关乎公民义务[N];检察日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 李坚;宣誓:培育公民敬仰法律的仪式[N];东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魏小刚;履行企业公民义务是公司成功的重要标准[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高剑;绿化费收取当体现公民义务对等[N];东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姚显鹏;自觉配合人口普查是公民义务[N];中国信息报;2000年
7 陈煜儒;充满激情参与奥运彰显“公民义务”[N];法制日报;2008年
8 特约法治评论员 师安宁;“矿改”政策与法律的冲突[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柳延延;“缺乏责任感”是一种病症[N];解放日报;2010年
10 李保忠;“审计问责”,人大责无旁贷[N];人民代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志文;受教育权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莹;宗教自由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新蕾;宪法中公民义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蒋清华;宪法中公民义务之基本理论新探[D];中南大学;2007年
3 陈兰;论公民的宪法义务[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利霞;宪法学视域下的农民平等权[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舒上子;我国立法违宪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坤;论我国宪法程序性条款[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段海风;农民协会与农民的法律权益保障[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静;关于我国公民知情权入宪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刘洋;从臣民社会到公民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张莹;企业公民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693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