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的宪政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14;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海春;论五四宪法的宪政精神[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王立志;;劳动教养制度存废之考量[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王静;;浅论反恐立法的程序正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4 彭凤莲;;宪政: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J];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熊慈光;浅析宪法中的公民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张正印;唐勉;;习俗与宪政[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谢秋红;唐中政;;论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凤英;;论中国宪政与公民权利的保障[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年12期
9 吴富丽;;刑法谦抑之功能解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孙霞;刘景岚;;刑事法视角下的法治与伦理关系的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2 武振荣;;论税收的宪政精神与宪政本质[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4 赵秉志;时延安;;董必武刑事法治思想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5 游伟;谢锡美;;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研究——兼论我国的“严打”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卢建平;;“人权入宪”的刑法意义与“刑法宪法化”[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康均心;;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刑法价值追求的统一[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赵海英;;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主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10 刘宪权;;新中国60年:罪刑法定原则的演进与内涵精神[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秉志;现代刑事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N];法制日报;2005年
2 记者 张玉光;公安刑侦法治进步迅速[N];人民公安报;2008年
3 记者 蒋安杰;“改革开放30年刑事法治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N];法制日报;2008年
4 时延安;由个案正义推动刑事法治进步[N];法制日报;2011年
5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张正新;推动刑事法治领域研究的四点意见[N];检察日报;2011年
6 易鸣;刑事法治成就斐然[N];人民公安报;2004年
7 时延安 王晓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罪疑惟轻 实践刑事法治的应然选择[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8 ;略论反腐败与我国刑事法治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推进中国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N];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赵秉志;深入领会修宪精神 推动刑事法治进步[N];法制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军事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韩阳;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杨俊;宪政下的刑事法治[D];苏州大学;2010年
6 房绪兴;刑罚制度的历史阶段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刘沛
本文编号:2762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628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