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宪法司法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7:16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我国在1954年宪法、1978年宪法中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实施的制度,1982年宪法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的规定。我国这种立法机关自我监督的制度设计弱化了监督的功能,宪法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尤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公民宪法性诉讼案件、法律法规及行政行为违宪案件不断凸显,宪法司法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显然,对宪法司法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学术界为反映社会现实、解决社会问题竟相展开宪政理论研究之际,本文从既有社会现象出发提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一部分为宪法司法化的理论基础。在介绍国内外学者“违宪”含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本文“违宪”的含义;在介绍既有违宪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对违宪的处理方式——宪法司法化,并从违宪审查和宪法的司法适用两个维度加以阐释;在介绍、评析当今世界主要宪法监督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宪法司法化的走向。第二部分,分析目前我国宪法司法化的状况:立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使监督权空置,法律法规违宪难以进入诉讼的领域,行政行为违宪等同违法而被推入行政诉讼的领域,公民的宪法性诉讼难以得到有效的救济,党的权威与宪法的权威出现了错位的现象。继而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司法实践、政治体制等方面分析了产生此种现状的原因。第三部分,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实现提出了设想。笔者赞同宪法法院的监督模式是实现我国违宪审查的理想选择,进而对宪法法院的性质、地位进行了理论论证,并借鉴西方宪法监督模式对我国既有的宪法法院制度设计进行了完善;同时笔者认为公民的宪法性诉讼由普通法院审理更具可行性,并对诉讼的条件及实施程序进行了设计。第四部分,结语,总结现状,指出本文的不足,对未来寄予希望。 本文对我国宪法司法化提出的对策是需要突破现行宪法规范的。引入宪法法院这一因为没有宪法规定而似乎不合乎宪法的制度需要避开纯粹的规范层面作文章,因为瓶颈从来就不在纯粹的制度规范层面上。宪政的实质不是高举一部万世不易的宪典,而是规范和现实不断相互适应的运动过程。突破现行规范,在人民代表大会之外设立宪法法院进行违宪审查是我国实现宪政社会的必然途径,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外树立宪法法院违宪审查的最高权威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此外,由普通法院适用宪法审理公民的宪法性诉讼也是笔者所做的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丽娜;;论我国交易习惯司法适用的程序规则[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石守斌;;两大法系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3 董税涛;;论法律原则及其司法适用——基于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叶青;;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若干问题思考[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5 叶成朋;李永忠;;社会管理创新与醉驾入罪的司法适用[J];人民论坛;2011年23期

6 杨帅;;浅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的司法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7 王萍;;论宪法私权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8 牛旭;;复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0条[J];行政与法;2011年08期

9 陈云生;;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保护[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05年00期

10 胡静;;环境法视野下的美国宪法条款[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邓万飞;范大裕;;论单位共同犯罪的司法适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杨武松;;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研究[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蒋宪平;;刍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李舒啸;;浅析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适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臧冬斌;冯卫亚;;浅谈刑事政策的宽严相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梁洪杰;;略论WTO规则在我国的司法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9 孙学亮;;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及其司法适用[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10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玛河;任何公民均可提请违宪审查的意义[N];中国审计报;2004年

2 谢德蓝;期许中国违宪审查大步前行[N];南方周末;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魏德东;建议对“圈庙现象”进行违宪审查[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杜邈;驱逐出境刑的司法适用[N];检察日报;2008年

5 方恒荣;风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路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6 王琳;建立违宪审查机制迈出可喜一步[N];检察日报;2004年

7 莫纪宏;对待违宪审查为什么必须慎之又慎[N];检察日报;2004年

8 孙振军;法规的“违宪审查”机制亟待建立[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蔡定剑(法学博士);公民请求违宪审查的意义[N];南方周末;2003年

10 孙振军;“违宪审查”机制亟待建立[N];中国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建华;英国违宪审查的形式与特点[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吴天昊;法国宪法委员会的组织与活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杨合理;论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08年

7 赵丙贵;想象竞合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晓磊;论民主失误的法治化补救[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王太宁;宪政视野下的刑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红;宪法司法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慧玲;论情事变更原则的司法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建飞;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司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鹏;论民事证明标准及其司法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杜永波;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夏晓敏;辩诉交易在中国的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吴俊松;贿赂犯罪资格刑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王波;寻衅滋事罪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9 张乾;论行政信赖保护原则的司法适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索少华;特殊防卫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76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