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

发布时间:2020-08-24 21:07
【摘要】: 我国村民自治组织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它已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一种,被规定在宪法之中,有人认为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深入的一个领域,是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和突破口,但实践中的村民自治却面临着种种困境,离真正的自治尚有一段距离,自治组织实际上蜕变成了准政权组织。对于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学界一般根据通行的判断标准将之排除在行政主体之外,认为村民自治组织是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但经法律法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这一较为笼统的界定忽视了其本身具有的经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予的自治功能,而将村民自治组织对于自治事务的管理排除于行政法学所研究的公共行政之外,难以具有说服力。本文将从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预期和村民自治的运行现状中分析论证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具体而言,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大致如下: 一、概述。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的产生与基本要素以及村民自治的积极意义。 二、村民自治组织的角色困境。这一部分通过对村民自治的制度缺陷、体制与功能困境等方面的考察,论述了村治组织所处的尴尬境地,实践中,村民自治组织并未实现真正的自治,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传达着国家治理的意向,从而蜕变为国家治理的工具。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这一部分先对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较为简单的介绍,认为在行政分权的基础上,行政主体正在向多元化发展,一些承担公共职能的非政府组织也应被纳入行政主体的行列。就村民自治组织来看,它对其社区成员进行管理和监控时所为的行为是一种承担公共职能的公共行政行为。因此,村治组织即便在其履行自治功能时,也可以确立其行政主体地位,况且它对自治事务的管理多是严格秉承国家意志而为的公共行政,确立其行政主体地位,既便于对其自治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保障其自治活动的独立性,也有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四、结论部分。简单概括了论文的主要论点与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1.8;D9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秀华;;当前村民自治遭遇的难题及对策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2 赵立新;李波;;村民自治与乡政管理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耀影;;试探影响我国村民自治进程的原因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周石甫;;当前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权威现象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杰;高英;;试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黄银萍;;实行并村要尊重村民意愿[J];江淮法治;2007年19期

7 肖飞;;村民自治组织:化解土地承包纠纷的中坚力量——基于江西洛光村的个案调查[J];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06期

8 刘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9 李全胜;;村民自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房金秋;;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师小丽;;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焦玉石;;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嫣;郭守文;;如何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宏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村民自治问题研究[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郑世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海勇;;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现状分析[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卢福营;;侵害与救济:村民群众的自治权利[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丽华;;论村民自治组织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何传新;;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与完善[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10 梁小芳;;城镇化过程化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谈;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作用[N];贵州日报;2006年

2 海口边防支队支队长 王越;打好维稳战役 建设和谐农村[N];边防警察报;2006年

3 韦国;村民自治组织的决定与现行法规相抵触时如何处理其法律效力[N];安庆日报;2007年

4 记者 董明;31个示范点6月底建成[N];柳州日报;2008年

5 费凡(作者单位:市委党校);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促进新农村建设[N];南通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树直;发展农民组织应有轻重缓急[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杨军胜;村民委员会可否实行有限任届制[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文翊;土地是村民自治的产权基础[N];湖南经济报;2006年

9 胡伟平 作者系南昌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N];南昌日报;2006年

10 项继权;基层自治就是“自说自话”吗[N];解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鲍国政;税费改革与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分化[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D];吉林大学;2008年

3 苗树彬;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乔湘流;中国农村基层行政合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胡洪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分析与改革路径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

7 欧阳安蛟;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赵鲲鹏;公民参与乡镇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忠禹;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最霞;论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李迎宾;我国村民自治组织行政主体地位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纪子元;村民自治组织参与救灾、重建的社会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谭文邦;现代组织视域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范维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村民自治组织主体地位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6 王国栋;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7 苗青田;论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8 孙宝;当前我国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刘亚楠;村民自治组织形态的理性分析[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10 王艳辉;论村民自治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主导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2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02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4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