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0-09-28 14:55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存在弱势群体。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更加的凸现。弱势群体不仅是经济贫困者,还是权利贫困者,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不能只局限于给与弱势群体短期的社会救助,更重要的是保障他们能真正的享有权利和行使权利。 我国从90年代初期将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在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继续将生存权作为我国首要人权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在建设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途径是依靠法律,尤其是依靠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发挥作用。需要立法者从宪法的高度,运用宪法的思维全面而宏观地考虑弱势群体的保障问题:理顺经济发展和法律制约的关系,废止或修改违宪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展开宪法的监督机制扭转行政执法工作的弊端,积极推动行政和司法救济工作,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时候构建起宪法诉讼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从短期看,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从长期看,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动力。
【学位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9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审视及分析
    (一) 何谓弱势群体
    (二) 弱势群体的构件
    (三) 弱势群体生存权的内容和宪法保障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1、弱势群体生存权的内容
        2、弱势群体生存权保障不足的表现
        3、弱势群体生存权保障不足的原因
二、国内外的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 国外的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制度
        1、西方国家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立法倾斜
        2、宪法诉讼是弱势群体生存权保障的趋势
    (二) 我国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护状况
        1、《五四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基本权利
        2、《八二宪法》中的相关规定
        3、部门法律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保护
        4、专门性法律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生存权的重视
    (三) 对我国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的评价
        1、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存在的缺陷
        2、建立中国特色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的必要性
        3、建立中国特色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的前提
三、立法建议以及弱势群体生存权之维护
    (一) 宪法的修改与法律的完善
        1、宪法的修改
        2. 现行法律法规的完善
        3、结合国际人权公约,构建起弱势群体保护法
    (二) 行政和司法救济是维护弱势群体生存权的手段
    (三)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是生存权实现的社会基础
        1、政府应建立城市社会救助系统
        2、转变职能观念完善社会保障责任机制
        3、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 提高弱势群体的宪法保障意识是走向宪政秩序的必要途径
结束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玲;;重视弱势群体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锦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裴群力;;关于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4 粟祥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基本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1期

5 唐立山;;构筑和谐社会的公平基石[J];长白学刊;2007年05期

6 曾正治;;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03期

7 徐成立;杨柳;王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健身问题[J];体育学刊;2005年06期

8 裴德海;;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理论建设;2008年01期

9 刘彩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J];商业经济;2006年04期

10 李峰;;社会公平与制度创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磊;李丽;;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2 张小勇;吴晓莲;;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制度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磊;;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的成就和挑战——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A];公法的基础理论和范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杨宇冠;;在刑事司法领域落实宪法保障人权的规定[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戴小明;;人权及其宪法保障——由宪法修正案所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6 侯保成;;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A];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8年

7 李红旗;;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花;;改革开放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持久动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9 刘增禄;;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维护社会公平[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10 李实;;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萌 本报记者 戴长澜;环保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N];中国青年报;2009年

2 通讯员 何彦林;保障妇女儿童的生存权和健康权[N];兵团日报(汉);2009年

3 范忠信;生存权、意见表达权与人权[N];法制日报;2000年

4 中国人权研究会供稿;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N];人民日报;2005年

5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坚持生存权、发展权是首要人权[N];北京日报;2015年

6 佟吉清;儿童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N];中国妇女报;2011年

7 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袁伟;城市化不能漠视民众生存权[N];经济视点报;2007年

8 苏州大学法学院 上官丕量;生存权不等于生命权[N];长江日报;2007年

9 实习生 于桐研 记者 张淑秋;切实保障残疾人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N];吉林日报;2010年

10 世界工联总书记 马瑞克斯;要保证劳动者生存权[N];人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蒙;农民生存权法律保障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3 矫幸;关于我国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健;基于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海龙;传统“和”文化与和谐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刘泽双;基于和谐社会的城乡统筹就业的决策支持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江光华;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齐宝江;政治公平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一;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生存权宪法保障[D];贵州大学;2007年

2 王磊;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D];贵州大学;2008年

3 刘向;“国内生存权第一案”的宪法审视[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 胡翔;实现公平主义 创建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6年

5 由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楚艳辉;儿童生存权及其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7 王炎;农民生存权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刘玉庆;论生存权及其法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李西源;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董丽捧;和谐视域下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8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2828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