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新议
发布时间:2017-04-12 14:03
本文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新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所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入WTO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客观现实上提出新的要求,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内涵,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三个发展阶段,深刻分析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存在的五个问题,并从思想认识等方面探究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着重提出如何进一步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六个措施建议。 本论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概述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主动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变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委规章的立法活动。它的特征有特定的区域、表现形式、立法主体、立法权,与中央立法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地方立法,它的原则是国家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原则,它的程序为提出议案、审议草案、通过、批准、公布实施、备案。 第二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现状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探索、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并初步建立具有特殊调整对象的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国家立法为其奠定法律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为其不断充实内涵。 第三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主要问题及具体对策 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民族自治特色不突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各个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民族自 治法规面临重新修改和完善,民族立法中的部门本位主义思想比较 严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不高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民族 区域自治观念不强,认识不到位;缺乏详备的自治法规的立法规划; 自治法规的权限范围、审查标准及效力等级不够明确;民族自治地 方立法体制存在缺陷;民族立法理论研究滞后、队伍素质不高。强 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具体对策:坚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 突出经济立法;健全民族立法监督体系,走法制化轨道;完善自治 地方立法规划,善于借鉴优秀经验;提高民族立法技术和质量,实 行统一审议制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 必须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在深刻分析当前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立法的问题基础上,主要探究造成问题的原因,中央立法方面 民族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配套,民族地方立法方面自治 观念不强,认识不到位;二是在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具体 对策上,首重提出必须突出经济立法,西部立法要与时俱进,实行 统一审议制度等新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 基本内涵 主要问题 具体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0
- 一、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概述10-19
- (一)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0-14
- 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含义10
- 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特征10-14
- (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原则14-17
- 1 国家统一原则14-15
- 2 民族平等原则15
- 3 民族团结原则15-16
- 4 共同繁荣原则16
- 5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原则16-17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程序17-19
- 1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议案的提出17
- 2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讨论、审议17
- 3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草案的表决通过17-18
- 4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18
- 5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公布实施18
- 6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备案18-19
- 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现状19-23
- (一)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发展过程19-20
- 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探索阶段19
- 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形成阶段19-20
- 3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完善阶段20
- (二) 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初步建立20-23
- 1 国家立法为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奠定法律基础21
- 2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充实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内涵21-23
- 三、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主要问题及具体对策23-39
- (一) 当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23-30
- 1 民族自治特色不突出23-24
- 2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各个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4-25
- 3 民族自治法规面临重新修改和完善25
- 4 民族立法中的部门主义思想比较严重25-26
- 5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质量不高26-30
- 造成的主要原因26-30
- 第一、 民族区域自治观念不强,认识不到位26-28
- 第二、 缺乏详备的自治法规的立法规划28-29
- 第三、 自治法规的权限范围、审查标准及效力等级不够明确29
- 第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制存在缺陷29-30
- 第五、 民族立法理论研究滞后、队伍素质不高30
- (二) 强化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具体对策30-39
- 1 坚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突出经济立法30-32
- 2 健全民族立法监督体系,走法制化轨道32-33
- 3 完善自治地方立法规划,善于借鉴优秀经验33-35
- 4 提高民族立法技术和质量,实行统一审议制度35-37
- 5 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37-38
- 6 必须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和规章38-39
- 结论39-40
- 后记40-41
- 参考文献41-4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耀坤;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彭谦;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磊;新疆地方立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2 韩丛宝;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与实施[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新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