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宪制想象——从历史的观点切入
发布时间:2021-02-02 08:58
将人工智能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来看,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法律规则体系的重大变化,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人工智能可能会取消大规模的简单劳动,会带来社会更加走向实质的不平等,如果没有宪法干涉,社会资源会向少数资本精英和技术精英集中。致力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必须从宪法层面对其积极应对,加以规范。
【文章来源】:理论视野. 2018,(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史视野中的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对宪法体系的真正挑战
四、人工智能所存在的局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的社会后果及其思想治理——沿着马克思的思路[J]. 安维复.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1)
[2]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J]. 何哲. 电子政务. 2017(11)
[3]关于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 陈伟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0)
[4]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5]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J]. 胡凌. 文化纵横. 2017(02)
本文编号:3014437
【文章来源】:理论视野. 2018,(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史视野中的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对宪法体系的真正挑战
四、人工智能所存在的局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的社会后果及其思想治理——沿着马克思的思路[J]. 安维复. 思想理论教育. 2017(11)
[2]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转型与行政伦理:机器能否管理人?[J]. 何哲. 电子政务. 2017(11)
[3]关于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J]. 陈伟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0)
[4]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5]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J]. 胡凌. 文化纵横. 2017(02)
本文编号:3014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1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