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法治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2 09:31
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规则供给的多元化则逻辑性地要求以宪法为最高法,整个法制体系统一于宪法,并设置合宪性审查专责机关维护宪法权威。设立宪法实施的专责监督机构是中国法治建设得以迈进的关口,修改宪法、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部分地回应了宪法审查发展的理性化和专门化要求,具有丰富的法治内涵。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专责性的宪法机关,合宪性审查因此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迈向宪法化和理性化;将合宪性审查的工作权限排他性地授予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实现了合宪性审查权的集中化和专门化;抛弃过去多个机关分理的机制,由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包括法律人士)组成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专责性地行使合宪性审查权,强化了合宪性审查机构的功能最适性。为了进一步地推进合宪性审查,有必要建立"司法辩论—宪法审查"协同机制。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7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中国的历史演进——兼论依规治党的历史方位[J]. 叶海波. 法学论坛. 2018(04)
[2]合宪性审查的法理基础、制度模式与中国路径[J]. 李少文.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J]. 党建. 2018(03)
[4]关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 韩大元.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5]合宪性审查的宪法政策论思考[J]. 林来梵.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6]论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定位[J]. 周长鲜. 人大研究. 2017(04)
[7]全国人大常委会“抽象法命题决定”的性质与适用[J]. 陈鹏. 现代法学. 2016(01)
[8]转型期宪法的实施形态[J]. 林来梵. 比较法研究. 2014(04)
[9]1981年:胎动而未形的宪法委员会设计[J]. 刘松山. 政法论坛. 2010(05)
[10]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历史、现实和趋势[J]. 钱宁峰. 学海. 2007(06)
本文编号:3014474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72(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治中国的历史演进——兼论依规治党的历史方位[J]. 叶海波. 法学论坛. 2018(04)
[2]合宪性审查的法理基础、制度模式与中国路径[J]. 李少文.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J]. 党建. 2018(03)
[4]关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 韩大元.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5]合宪性审查的宪法政策论思考[J]. 林来梵.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6]论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性质和法律定位[J]. 周长鲜. 人大研究. 2017(04)
[7]全国人大常委会“抽象法命题决定”的性质与适用[J]. 陈鹏. 现代法学. 2016(01)
[8]转型期宪法的实施形态[J]. 林来梵. 比较法研究. 2014(04)
[9]1981年:胎动而未形的宪法委员会设计[J]. 刘松山. 政法论坛. 2010(05)
[10]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历史、现实和趋势[J]. 钱宁峰. 学海. 2007(06)
本文编号:3014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1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