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权保护和限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4:00
本文关键词:生育权保护和限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育是保证人类持续繁衍的手段,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根本。人类的生育行为不仅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并且社会属性是生育的根本属性。学界对社会学意义上定义的生育概念分歧不大,但由于我国法律中没有完整科学的生育权概念,学者们因此对生育权的主体范围以及生育权的权能也未达成一致,进而对生育权的概念也是各持己见。只有对生育权的主体范围以及生育权的权能予以明确,才能科学地对生育权进行定义,明确生育权的基本性质。同时,从纵向、横向以及生育权的规范依据上对生育权的保护和限制展开对比研究,从中得出理性思考结论,才能为生育权的保护奠定完整的理论基础。 在完成生育权保护和限制的理论探析之后,对生育权保护和限制的研究才能进入正题。笔者认为,生育权的保护必须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两方面入手,宏观上的制度修正和微观上的法律保障并行才能完整的保护生育权。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要更好的保护生育权,就必须对其加以限制,只有保护和限制并行,生育权纠纷才会逐渐减少,生育权才能更好的实现。 本文从四个部分对生育权的保护和限制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了生育权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生育权的概念,生育权的性质,生育权的权能。认为生育权是为所有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生育权包括了五项权能。 第二部分对生育权的保护和限制问题做了比较研究。包括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生育权规范依据的比较。纵向比较是对生育权演进历史的梳理,横向比较则从不同宗教教义角度剖析不同信仰对生育权保护和限制制度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之一。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生育权保护现状,生育权保护陷入的困境,,同时对化解我国生育权保护困境的出路展开了论述。笔者认为化解我国生育权保护困境应从宏观以及微观两方面入手。从这两方面入手加强生育权的保护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之二。 第四部分分析了对生育权进行限制的必要性,对现有限制生育权的观点进行了反思,确定了生育权限制的界标以及路径。认为限制生育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生育权,对生育权进行限制必须坚持五个标准,主要有三条限制生育权的路径。
【关键词】:生育权 基本人权 保护 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D9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绪论7-8
- 1 生育权基本理论概述8-20
- 1.1 生育权的概念8-12
- 1.2 生育权的性质12-14
- 1.3 生育权的权能14-20
- 2 生育权保护与限制的比较研究20-30
- 2.1 生育权保护与限制的纵向比较20-24
- 2.2 生育权保护与限制的横向比较24-25
- 2.3 生育权的规范比较25-30
- 3 我国生育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设想30-43
- 3.1 我国生育权保护的现状30-31
- 3.2 我国生育权保护的困境31-37
- 3.3 化解我国生育权保护困境的出路设想37-43
- 4 我国生育权限制的界标与路径43-56
- 4.1 生育权限制的必要性43-45
- 4.2 生育权限制的现有观点及反思45-48
- 4.3 生育权限制的界标48-51
- 4.4 生育权限制的路径51-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2
- 附录62-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丽;被逮捕的刑事被告人不能行使生育权的理论基础[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2 汤擎;单身女姓生育权与代际平等——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2款的非合理性[J];法学;2002年12期
3 崔静;;计划生育的宪政解读——以人权为切入点[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王世贤;;生育权之检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孙冶方;;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J];经济研究;1979年10期
6 胡澎;日本在鼓励生育与促进妇女就业上的政策与措施[J];日本学刊;2004年06期
7 于晓琪;对我国立法中生育权主体的评价与思考[J];人权;2003年03期
8 郭明瑞;;权利冲突的研究现状、基本类型与处理原则[J];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9 崔茂乔,张云;生育权探微[J];思想战线;2001年06期
10 文彬,建林;评“人权高于主权”[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生育权保护和限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