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10:14
本文关键词: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实施过紧急状态,危机治理日益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表明国家为应对各类危机或突发性事件将要构建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当前,人权保护已蔚然成风,因此,如何构建或改进国内外机制以更好地规范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问题便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是我国《紧急状态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本文基于普遍主义与特色理论相结论的学术立场,旨在探讨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是否具有正当性;若具有,则要满足什么条件;若不具有,其原因为何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构成了论文的核心命题。 首先,运用历史考查的方法,理清“紧急状态”这一制度事实在西方的发展演进脉络,通过规范实证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归纳出紧急状态这一基本概念的规范性内涵。进而在规范的层面上,探讨何谓“一项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即人权克减的构成问题。其构成有实体性要素和程序性要素,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克减的主体、情境、形式、对象和客体;后者包括克减的宣告、通报和期间等。其次,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通过考察目的论者和形式论者的思想,总结出他们承认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具有一定正当性(或是善的)的思想。然而,紧急状态下克减人权不是绝对有效的,还必须以“人权克减是必要的且尊重人道的基本标准”为前提条件,尤其是后者,它是框定人权克减正当性的最终边界。再次,为限制人权克减的滥用,必须对人权克减进行有效的审查监督。在国内法上,审查监督分为对实施紧急状态决定的审查监督和对紧急措施的审查监督,重点是对后者的审查监督。在国际法上,三个人权公约对紧急措施的审查监督机制不尽相同,但是审查中基本遵守着不歧视、不滥用、重要权利不可克减和不抵触四项原则。另外,论文介绍了美国紧急权体制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当前对恐怖分子权利克减的普通司法救济状况,并对美国对于非美国公民“敌方战斗员”实施特别军事审判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进行了评价。文章还以施米特的理论和德国实践为透镜,审视了至二战结束前在紧急状态问题上欧洲理念的变迁;描述了二战后欧洲人构建的以国际公约规制紧急状态的模式,评价了其价值,指出它遭受的挑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最后,文章从制度史的角度梳理了我国现代以来紧急状态和戒严的发展与演化过程,并对相关实践作出了评价,尤其是总结了当前紧急状态制度的特点和
【关键词】:紧急状态 人权 克减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11
【目录】:
- 引论12-33
- 第一节 问题意识12-18
- 一、研究背景12-14
- 二、研究问题和对象14-16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四、研究限制17-1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8-26
- 一、中国18-22
- 二、国外22-24
- 三、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24-26
- 第三节 研究方法26-30
- 一、研究立场26-29
- 二、具体方法29-30
- 第四节 研究架构30-33
- 一、论证路径30-31
- 二、结构安排31-33
- 第一章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基本问题33-74
- 第一节 紧急状态的概念重构33-50
- 一、“紧急状态”在西方语境中的基本含义34
- 二、紧急状态制度的发展简史34-41
- 三、“紧急状态”在我国的检讨与重构41-50
- 第二节 人权克减的实体性构成要素50-65
- 一、克减的主体50-52
- 二、克减的情境52-56
- 三、克减的形式56-58
- 四、克减的对象与客体58-65
- 第三节 人权克减的程序性构成要素65-70
- 一、宣告65-67
- 二、通报67-69
- 三、克减期间69-7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70-74
- 第二章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确证74-103
- 第一节 确证的路径选择74-77
- 第二节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善恶之辨77-89
- 一、目的论的观点78-82
- 二、形式论的观点82-86
- 三、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如何可能是善?86-89
- 第三节 紧急状态中的正义——人道的基本标准的捍卫89-102
- 一、“灰白区间”——讨论“最低限度的人道主义标准”的起因90-92
- 二、“最低限度的人道主义标准”的探索历程92-94
- 三、“人道的基本标准”的名分之争94-99
- 四、近期国际法实践对“人道的基本标准”的完善与补充99-102
- 第四节 本章小结102-103
- 第三章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审查与监督103-139
- 第一节 对人权克减的国内审查与监督103-123
- 一、对决定实施紧急状态的监督103-105
- 二、对紧急措施的审查监督的制度思考105-111
- 三、对紧急措施的审查步骤的理论设想111-123
- 第二节 对人权克减的国际审查与监督123-137
- 一、国际人权法构建的监督审查机制123-130
- 二、监督审查的原则130-137
- 第三节 本章小结137-139
- 第四章 美国在紧急状态下克减和限制人权的机制与实践139-186
- 第一节 美国前期的紧急状态体制——以总统紧急行政措施为重点139-151
- 一、建国初期140-143
- 二、内战时期143-148
- 三、重建及工业化时期148-151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以来的二元紧急权体制151-161
- 一、新政及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51-153
- 二、冷战以来153-161
- 第三节 “9·11”前后应对恐怖主义的法律及主要紧急措施述评161-168
- 一、“9·11”之前的反恐立法162-164
- 二、“9·11”之后的反恐立法164-166
- 三、“9·11”后紧急行政措施的新思维166-168
- 第四节 对恐怖分子权利克减的普通司法救济168-175
- 一、Lindh 案168-170
- 二、Missouri 案170
- 三、Padilla 案170-172
- 四、Hamdi 案172-175
- 第五节 对非美国公民“敌方战斗员”的特别军事审判175-184
- 一、军事审判委员会的发展与演进176-178
- 二、军事审判委员会与军事法庭之比较178-182
- 三、美国当下作法的问题与分析182-184
- 第六节 本章小结184-186
- 第五章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欧洲理念与实践186-213
- 第一节 紧急状态制度设计与践行的欧洲理念——以施米特理论和德国实践为透镜186-196
- 一、前期和欧洲古典理论的勾连与承继187-189
- 二、反自由主义的转向与飙进189-191
- 三、紧急状态理论的成熟与定型191-194
- 四、从法秩序的颠覆到紧急状态的重新规范194-196
- 第二节 欧洲人权法院司法审查第一案——Lawless 案196-202
- 一、Lawless 案的背景及经过196-198
- 二、“鱼和熊掌可否兼得?” ——从 Lawless 案判决看紧急状态下人权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平衡198-201
- 三、危机中保护人权的大智慧——一项附加性说明201-202
- 第三节 反恐紧急状态下人身自由与安全的克减与限制——以与英国相关的案件为例202-211
- 一、爱尔兰诉英国案203-204
- 二、Brogan 案和Brannigan 案204-207
- 三、假想紧急状态下的人身自由与安全的克减207-211
- 第四节 本章小结211-213
- 第六章 让历史昭示未来213-227
- 一、我国紧急状态制度发展演进述评213-220
- 二、为我国未来《紧急状态法》建言220-227
- 结论227-229
- 参考文献229-24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241-242
- 附录242-274
- 中外文术语/内容对照表274-279
- 后记279-281
- 论文详细摘要281-28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祺;;行政权力干预公民权利限度的探讨[J];法治研究;2012年06期
2 王春梅;;论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J];世纪桥;2012年15期
3 张品泽;;恐怖活动等犯罪“特别规定”评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牛忠江;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利益与私权冲突的法律平衡[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侯晓蕾;行政应急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郑刚;公职人员人权克减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史军锋;行政紧急权运作中公民权利的限制与保障[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阮啸;紧急状态下应急行政行为效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朱兵;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警察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苏珊珊;反恐刑事程序刍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佳;紧急状态下行政应急法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姜雨昊;法治视野下行政应急性原则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0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