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论公共利益的合理界定对私权利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1-05-08 20:15
  “公共利益”的概念由来已久,在我国公法中最早出现。我国在《宪法》以及《行政法》等公法领域对公共利益的规定主要有如下内容:有的是在行政行为发生之前给公共利益以先期的保护,有些则是在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必须占用私权利的时候,规定应当给予的补偿措施。但是,并没有明确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究竟涵盖了哪些?这就存在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可能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不够到位,另一方面行政执法部门又可能过分的追求公共利益,而损害了公民的合法合理的私权利。在新近出台的《物权法》中,也出现了公共利益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规定,“公共利益”是《物权法》对公民、单位或集体的财产进行征收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物权法》仅仅规定公共利益为征收的依据并没有规定其内涵外延的界定标准,这使得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利断主体、判断标准十分模糊,可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对公共利益做严格合理的界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应当追本溯源的探究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公共利益究竟是什么,其自身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公共利益与其他与之相近似、相关联的利益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公共利益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对公共利益进行判断和界定的标准是什么?应该由谁来建立界定公共利益的...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对公共利益属性的研究
    第一节 公共利益的概念
        一、“公共”、“利益”的源概念
        二、公共利益与相关利益的比较
        三、公共利益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利益的特征
        一、主客观性和代表性、广泛性
        二、优越性和独立性
        三、公共利益的所有权和执行权的分离性
        四、公共性和社会共享性
        五、客观多样性
        六、公共利益不是经营性的利益
    第三节 公共利益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要素
        二、客体要素
        三、内容
第二章 对公共利益规定的现状
    第一节 各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的规定
        一、概括式规定
        二、列举式与概括式规定相结合
    第二节 我国法律对公共利益的规定
        一、我国公法领域对“公共利益”的规定
        二、我国私法领域对“公共利益”的规定
    第三节 我国法律规定中的缺失之处
    第四节 法律对“公共利益”难以界定的原因
第三章 从法律界定公共利益的层面对私权利进行保护
    第一节 界定的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公共性原则
        四、正当性原则
        五、公平性原则
    第二节 界定的标准
        一、形式标准:判定公共利益必须经过正当法律程序
        二、实质标准:判定公共利益必须满足量广质高
    第三节 界定的方式
        一、直接界定与间接界定相结合
        二、程序与实体并重
        三、授权与控权并重
第四章 从法律运行的层面解决公共利益与私权利产生的冲突
    第一节 公共利益与私权利产生冲突的解决原则
    第二节 有关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的设计
        一、立法首先对公共利益进行基本准确的定位
        二、执法严格依照标准来界定
        三、司法作为最后的保护屏障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分析及其泛化防范[J]. 王新艳.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2)
[2]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凯洛诉新伦敦市案”的剖析和启示[J]. 耿利航.  法学杂志. 2007(02)
[3]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优先”的限制[J]. 姜明安.  中国发展观察. 2006(10)
[4]关于“公共利益”的范围[J]. 廖加龙.  人大研究. 2006(07)
[5]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与界定[J]. 刘丹.  行政法学研究. 2005(02)
[6]“公共利益”的起源和“独立人格”[J]. 刘志强.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7]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J]. 杨建顺.  浙江学刊. 2005(01)
[8]公共利益限制基本权利的逻辑[J]. 张翔.  法学论坛. 2005(01)
[9]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J]. 韩大元.  法学论坛. 2005(01)
[10]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J]. 范进学.  法学论坛. 2005(01)



本文编号:3175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175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