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权抵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09:12

  本文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权抵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林权抵押贷款将处于睡梦状态的森林资源转化为“活的资源”,林农可以将林木所有权或林地使用权抵押进而获得贷款,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实现了林业发展靠自身的目的。我国在制定法的层面虽然已经规定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深化林权改革,有必要对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存在问题展开研究 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林权抵押的前提是理顺产权关系。清晰界定林权归属不仅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林业发展、社会持续发展要解决的最基木问题,更是本文对林权抵押进行研究的最基础工作。林权是指权利主体对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所资源所享有的以古有、使用、收益或处分为内容的一系列权利的总和,主张先对林权的内容进行划分,然后谈论具体权利的权利主体。个人无法享有林地所有权,只能享有除林地所有权之外的其他林权。林权抵押背景卜的林权亦应是一种综合性物权,常见的可以抵押的林权主要包括两项重要的权利,分别是对林木所有权和对林地使用权。 文章第二部分论述了林权抵押的基础是具有完善的林权评估制度。抵押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它是一种支配物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它与用益物权以支配物的使用价值不同。因此,科学合理的林业评估机制所得出的客观林权价值是林权抵押贷款顺利开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保障。针对林权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一是完善林权评估依据,二是培育综合性的评估主体,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程序。 文章第三部分论述了林权抵押的保障是具有完善的林业保险制度。林业是一项露天产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产业,发展林业离不开林业保险。林权抵抑贷款业务的开展亦需要林业保险来提供服务保障。因此,林权抵押贷款对林业保险有着巨大的需求。目前,现阶段我国林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林业保险供需“两难”、林业保险政策法规缺乏、林业保险体制不合理。相应地本文提出可以从加大对林业保险的投入、完善林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文章第四部分论述了林权交易对少实现林权抵押的重要性。在林权抵押贷款中,贷款人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在贷款不能按期偿付时,抵押物能否及时“变现”。林权抵押实现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林木所有权或林地使用权的主体发生变更。如果林权不能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流转,债权人的债权即得不到实现,这样反过来会严重阻碍林权抵押的开展。因此,建立林权交易市场是必要的,,顺畅的林权流转对于林权抵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林权交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林权流转法律依据不全、林权流转市场不成热,可以通过加快林权流转立法、完善林权交易中心建设等措施来完善。 文章第八部分论述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林权担保贷款主要是以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为抵押物或反担保抵押物的贷款。到目前为主,关于林权担保贷款的模式,各地的做法不尽一致。但是,主要有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模式、林权反担保贷款模式。在林改背景下的理性选择是将林权抵押问颗转化为村民的股权进行抵押。 文章最后论述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推进。首先,政府机构要强化自己的责任。其次,金融机构要开发真正符合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最后,林农要提高法律意义,遵守法定程序
【关键词】:林权抵押 林权属性 林权评估计 林业保险 林权交易 林权抵押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D922.63;F326.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2
  • 一、林权抵押的前提:理顺产权关系12-19
  • (一) 目前林权的归属及存在的问题12-14
  • (二) 林改背景下林权的归属14-17
  • (三) 林权抵押背景下的林权17-19
  • 二、林权抵押的基础:林权评估19-24
  • (一) 林权评估之于林权抵押的意义19-20
  • (二) 林权评估之现状及其问题20-22
  • (三) 林改背景下完善林权评估的建议22-24
  • 三、林权抵押的保障:林业保险24-30
  • (一) 林业保险之于林权抵押的意义24-25
  • (二) 现阶段林业保险的现状及问题25-28
  • (三) 林改背景下完善林业保险的对策28-30
  • 四、林权抵押的实行:林权交易30-32
  • (一) 林权交易之于林权抵押的意义30-31
  • (二) 现阶段林权交易的现状及问题31-32
  • (三) 林改背景下充善林权交易的措施32
  • 五、林权抵押的方式:模式选择32-34
  • (一) 目前存在的林权抵押模式32-33
  • (二) 林改背景下林权抵押模式的理性选择33-34
  • 六、结语:政府、金融机构和林、农、工等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林权抵押34-36
  • 参考文献36-40
  • 谢辞40-4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珂;;林业物权的法律定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范怀娟;;林权的概念和客体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3 孙忠;;集体林权抵押之客体问题[J];东方法学;2011年05期

4 高利红;林业权之物权法体系构造[J];法学;2004年12期

5 陈红国;;农村林权制度改革路径的重述和展望——以林权属性的变迁为视野[J];河北法学;2010年12期

6 孔祥毅;李红宇;;林权抵押贷款中若干基本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7期

7 中国人民银行资溪县支行课题组;向会许;涂强;;对资溪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8年12期

8 虞赞莹;丁思统;;江西省林权制度改革初探[J];江西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9 温世扬;;“林权”的物权法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董娇娇;尉京红;;林权质押贷款的林权评估基本理论[J];会计之友;2011年2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菡冰;集体林权资本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斌;我国林权抵押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程果;林权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许晓丽;我国林业风险管理及林业保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邵珊珊;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权抵押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0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