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2 22:04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格尊严是指人之为人、以人为目的并且作为法律主体的独立身份、平等地位、以及行动自主权等,是个人自我意识与行为的自主决定权以及对作为主体所享有的一切权利的独立且自由的行使权。它是宪法上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是宪法秩序的最高价值和根本原则,是国家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作为宪法核心权利的人格尊严,它是不可剥夺、不可限制的。它要求国家的一切行为必须是以保障和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为基本准则。国家除了负有消极的不侵犯、不干涉等义务以外,还负有必须积极地排除对人格尊严所形成之妨害,并尽一切可能的为人格尊严的保有创造良好环境的义务。然而,当前我国现行宪法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格尊严的价值属性和权利地位,并且对于权利的保护与救济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常发生。为了遏制这种现象,要求国家积极从宪法规范、宪法保护手段和保障方式等方面加强对人格尊严的保护,使每个人都能够过着有尊严的生活。
【关键词】:人格尊严 权利属性 宪法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8-10
- 一、 人格尊严的涵义10-17
- (一) 人格尊严观念的演变历史10-12
- 1. 西方国家尊严观念的演进轨迹10-11
- 2. 中国尊严观念的历史轨迹11-12
- (二) 人的尊严原则的法律确认12-13
- (三) 人格尊严的含义13-15
- (四) 人格尊严的宪法地位和属性15-17
- 1. 人格尊严是宪法上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15
- 2. 人格尊严是宪法秩序的最高基本价值和根本原则15
- 3. 人格尊严是国家正当性存在之依据规范15-16
- 4. 人格尊严区别于民法上的人格尊严权16-17
- 二、 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必要性17-21
- (一) 人格尊严宪法保护是确保公民独立地位的基本要求17-18
- (二) 人格尊严宪法保护是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18
- (三) 人格尊严宪法保护是建立和维护宪法秩序的需要18-19
- (四) 人格尊严宪法保护有助于防止公权力的侵犯,促进公民各种人格法益的实现19-21
- 三、 我国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缺失21-31
- (一) 人格尊严宪法规范体系不严密21-23
- 1. 人格尊严条款体系安排错位21-22
- 2. 人格尊严条款规范表述内容局限22
- 3. 人格尊严责任条款缺失22-23
- (二) 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存在偏差23-26
- 1. 我国奉行“国家主义”的人格尊严观23-24
- 2. 人格尊严条款的宣示性意味浓厚24-25
- 3. 人格尊严的价值属性与元权利地位易被忽视25-26
- (三) 公权力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犯频发26-29
- 1. 人格尊严在政府权力运作过程中遭遇的侵犯26-27
- 2. 人格尊严在司法权力运作过程中遭遇的侵犯27-28
- 3. 人格尊严在立法权力运作过程中遭遇的侵犯28-29
- (四) 公法制度滞后,对人格尊严等人格法益救济功能不足29-31
- 1. 基本权利条款可诉性的缺失29-30
- 2. 专职性监督实施宪法机关的缺失30-31
- 四、 完善我国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的设想31-39
- (一) 完善宪法规范体系31-34
- 1. 重新确定人格尊严条款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31-32
- 2. 规范人格尊严条款的表述32-33
- 3. 增加责任条款的规定33-34
- (二) 明确公权力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责任34-35
- 1. 落实权利条款的具体适用价值34
- 2. 促进国家对人格尊严义务的承担34-35
- (三) 保障公民具有尊严地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35-36
- (四) 增强对人格尊严的救济功能36-39
- 1. 实现基本权利条款的可诉性36-37
- 2. 协调公私法领域对人格尊严的救济37-38
- 3. 设立专职性的宪法实施监督机关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丕亮;;论宪法上的人格尊严[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韩立丽;;宪法语境下人格尊严之再认识[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韩德强;郝红梅;;论人性尊严在宪法中的内涵、属性及功能[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鲜开林;;人权视域中的人的尊严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0期
5 真田芳宪;鲍荣振;;人的尊严与人权[J];环球法律评论;1993年02期
6 刘革;;论人性尊严的伦理价值及其宪法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7 谢立斌;;中德比较宪法视野下的人格尊严——兼与林来梵教授商榷[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8 刘志刚;;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J];中国法学;2007年01期
9 林来梵;;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于建福;;孟子人格尊严论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学报;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人格尊严的宪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