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22:00

  本文关键词: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育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传统的生育模式是在婚姻中通过男女两性来实现的,生育权也被认定为一项身份权。然而随着婚姻家庭结构的演变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家庭生育模式出现曰趋明显的变化,生育权的行使主体不再仅限于婚姻框架下的男女。新的生育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再加上社会的开放,域外文化因素的渗入,许多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三高”女性摒弃婚姻而选择独身,并且作为一个社会人她们一样有做母亲的心理需求和价值体现,如何保证独身女性生育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中涉及到生育权的条款并不多,关于独身女性是否有权生育子女亦没有明确规定,随着独身女性群体的日益壮大,其对于生育自由的渴求也愈发强烈。2002年《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下文简称“吉林条例”)首次规定了独身女性有权借助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子女,,在整个社会引发了剧烈讨论。2013年《武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若干规定》(下文简称“武汉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对未婚生育者征收2倍的社会抚养费”,非婚姻状态下的女性生育问题又一次引发热议。由于生育权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民法、侵权法等领域无力解决独身女性生育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在宪法上分析独身女性生育权。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独身女性的内涵、现状及类型做出了界定,明确了独身女性是指没有固定性伴侣、远离婚姻状态并处于婚龄期的适婚女性。第二部分引出独身女性生育权问题,通过对“独身女性能否享有生育权”展开辨析笔者肯定了独身女性享有生育权,接着笔者分析了目前学界对独身女性生育权本质属性的争议,最终明确独身女性生育权是一项宪法权利,归属于人格权范畴。第三部分着重对独身女性生育权进行宪法分析,在论述宪法分析必要性的基础上,笔者明确提出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归属,即宪法文本虽然没有明确将独身女性生育权规定为一项基本权利,但可以对宪法“人权条款”和“人身自由权条款”进行解释进而将该权利纳入我国宪法。第四部分提出了独身女性生育权实现的路径,笔者提出首先应当将生育权纳入宪法,使得生育权保护上升到根本法层面,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基本法律的宪法监督,进一完善部门法的相关规定。当然权利义务是相统一的,中国有着特殊的人口现状,独身女性生育权应当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受到合理的限制,而不是完全剥夺。
【关键词】:独身女性 生育权 宪法权利 人格权 权利限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D923;D921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4
  • 一、 独身女性的界定14-17
  • (一) 独身女性的内涵14-15
  • (二) 独身女性的现状及类型15-17
  • 二、 独身女性生育权辨析17-21
  • (一) 独身女性应否享有生育权17-20
  • (二) 独身女性生育权的性质之辩20-21
  • 三、 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分析21-27
  • (一) 宪法分析的必要性22-25
  • (二) 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归属25-27
  • 四、 实现独身女性生育权的法律途径27-33
  • (一) 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实现27-31
  • (二) 独身女性生育权应有的限制31-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2 张田勘;;国外医学立法的现状[J];法学杂志;1991年05期

3 张翔;;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J];法学家;2005年02期

4 樊林;生育权探析[J];法学;2000年09期

5 耿宝金;无婚姻的生育——与樊林同志商榷[J];法学;2001年01期

6 汤擎;单身女姓生育权与代际平等——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0条第2款的非合理性[J];法学;2002年12期

7 刘志刚;单身女性生育权的合法性——兼与汤擎同志商榷[J];法学;2003年02期

8 马晓琳;;论独身女性生育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6期

9 董冠洋;;女性生育权应优先保护——从案例分析的角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21期

10 韩邈;;独身女性的生育诉求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1期


  本文关键词:独身女性生育权的宪法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5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