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1:17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人类政治智慧的发明中,宪政是至今为止最有可能实现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和公正,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制度设计和价值理念。宪政以法律形式界定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活动范围,其核心的价值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以维护和发展人的尊严、权利及自由。宪政的精髓在于:在法治的框架里,通过动态的权力控制来实现权力之间的均衡,以此来保障人民的权益不至于在权力的高度集结之下造成危害。宪政意味着政府要受宪法的制约,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即只有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人民的基本权利受宪法保障。宪政是现代政治体制运行的价值要求和发展规律,发展民主宪政是世界各国努力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 宪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宪政需要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文化基本条件。中国民主宪政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从我国国情的实际出发。13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种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宪政建设不能忽视农村基层民主宪政,没有农村基层民主宪政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民主宪政化。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综合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史上的大事,它的实行不仅推动社会民主,提升社会权力,从根本上改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还通过不断实践与创新,理顺体制内部关系,走出一条自下而上推进中国宪政体制的路径。村民自治在理论上虽不属于国家政权改革的范畴,但在实践上却在发展社会民主、理顺政治组织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宪政建设的基础工程。 本文突破了理论界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关注和研究村民自治以及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视角和研究进路,从宪政的角度对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试图通过理清蕴涵在村民自治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利”与“权力”主线来揭示村民自治的宪政内涵及对中国宪政建设的重大意义,本文选取了民主和法治这两个宪政的基本要素作为观察和分析村民自治问题的切入口,对村民自治中民主和法治的宪政理念作了深层次剖析,最后从规范和调整行政权与保护村民自治权的角度对解决村民自治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宪政破解方法。
【关键词】:村民自治 宪政 民主 法治 自治权 行政权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之一——中国宪政的道路模式选择10-11
- 1.1.2 选题背景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11-12
- 1.2 文献综述12-16
- 第2章 村民自治的宪政意义16-23
- 2.1 宪政的基本概念16-17
- 2.2 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建设的基础工程17-20
- 2.3 村民自治:中国基层民主宪政的演进道路20-23
- 第3章 村民自治的宪政分析:从法治维度23-33
- 3.1 村民自治内涵的法学分析23-26
- 3.1.1 制度层面的含义23-25
- 3.1.2 行为层面的含义25-26
- 3.2 村民自治外延的法学分析26-28
- 3.2.1 村民自治与行业自治、组织自治的不同27
- 3.2.2 村民自治与地区政权自治不同27
- 3.2.3 村民自治与居民自治不同27-28
- 3.3 中国村民自治与法治的发展28-30
- 3.3.1 国家法治是社会自治力量增强的催化剂28
- 3.3.2 自治社会存在是法治社会形成的依赖因素28-29
- 3.3.3 行政法治促使农村地区形成宏观调控与社会自治相交融的机制29-30
- 3.4 村民自治: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法治的社会基础30-32
- 3.4.1 中国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结构的现实30-31
- 3.4.2 村民自治是实现乡村社会法治的社会基础31-32
- 3.5 村民自治推进法治的进步32-33
- 第4章 村民自治的宪政分析:从民主维度33-44
- 4.1 宪政的基本要素33-35
- 4.2 村民自治与民主的关系35-36
- 4.3 两种民主的差异:村民自治与宪政的比较思考36-37
- 4.4 村民自治:中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创新37-41
- 4.4.1 村民自治与复合民主制的构造37-38
- 4.4.2 村民自治促进程序性民主和代表制民主建设38-41
- 4.5 宪政治理与村民参与41-44
- 第5章 村民自治权是社会权力:从新宪政论维度44-55
- 5.1 冲突和调控:村民自治中的权力与权利44-50
- 5.1.1 村民自治中的主要权力与权利主体44-46
- 5.1.2 村民自治中权力与权利主体间的冲突及其实质46-50
- 5.2 新宪政论背景及其观点50-52
- 5.2.1 十分重视公民的作用51
- 5.2.2 更试图构建一个受约束的有效政府51-52
- 5.3 村民自治权是社会权力——一种新的宪政论52-55
- 5.3.1 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52
- 5.3.2 村民自治权性质:社会权力52-55
- 第6章 村民自治的宪政出路破解:规范和调整行政权55-66
- 6.1 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不可替代性56-58
- 6.2 调整行政权运作范围,转变运作方式58-66
- 6.2.1 村民自治权与基层行政权的界定59-61
- 6.2.2 转变运行方式61-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平学;中国宪政建设论要[J];法学;2003年11期
2 朱宇;村民自治的生理与病理[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谢宝富;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的近景、远景分析[J];唯实;2004年01期
4 王连巧;村民自治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作用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麻宝斌;关于村民自治的几点思考[J];行政与法;2001年06期
6 张健;村民自治范式、创新的原因和成长路径[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王卓君;渐进宪政的民主、法治和人权保障——以行政法为主线[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8 侯江红;村民自治进程中的非规范化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术探索;2004年02期
9 张景峰;村民自治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6期
10 秦前红,叶海波;论社会主义宪政[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26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