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20:21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将李国喜工作室被撤销事件列为2010年十大宪法事例评。该事件经由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使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再度成为我国宪法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人大代表专职制度(议员专职制度)的缘起出发,分析我国现行人大代表兼职制的缺陷,立足我国国情,同时借鉴英、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议员专职化以及与我国国情相似的越南国会专职议员的法制设计,探讨首先在我国县级人大中全面建立人大代表专职制。 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以2010年十大宪法事例中的“李国喜工作室被撤销事件”为研究切入点,剖析“专职代表”争论的产生与实质。然后,分析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最后分析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之理论基础。首先,介绍学界出现的种种“议员专职化”的观点并加以评述。其次,笔者在评述学者观点并结合我国宪政实际的基础之上,对“人大代表专职化”进行概念界定。最后,分析本文定义之下的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的法律特征。 第三章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实证分析。首先,笔者通过我国立法现状和政治实践现状两层面简述我国人大代表制度。其次,分析我国现行《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代表法》所规定的我国人大代表制度中兼职代表带来的种种弊端。最后,,笔者对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剖析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现实困难。 第四章为域外代表(议员)专职制度比较研究。在本章,笔者以实证研究方法重点考察英国议会议员专职制度、美国国会议员专职制度、越南国会专职议员的具体制度构建。并在介绍之基础上对美、英、越南三国的议会议员专职制度进行评述,从而为对建构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构建提供可供借鉴之经验。 第五章为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专职制度路径选择。笔者在梳理学界三种不同观点基础之上,提出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县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职代表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专职代表”争论的产生与实质——李国喜工作室被撤销事件8-9
- 1.2 国内外专职代表(议员)制度研究现状综述9-10
- 1.2.1 国外专职代表(议员)制度研究现状9
- 1.2.2 国内专职代表(议员)制度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价值10-12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10-11
- 1.3.2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11-12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2
- 1.4.1 本课题研究方法12
- 1.4.2 本课题研究思路12
- 1.5 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12-13
- 2 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之基础理论13-22
- 2.1 “专职人大代表制度”概念解析13-16
- 2.1.1 学界对“专职人大代表制度”的观点及简述13-14
- 2.1.2 “专职人大代表制度”的概念界定14
- 2.1.3 专职人大代表的特征14-15
- 2.1.4 “专职人大代表制度”与相关概念辨析15-16
- 2.2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之必要性16-17
- 2.2.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构建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经济基础16-17
- 2.2.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构建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内在动力17
- 2.2.3 民众宪政意识的不断提升是构建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的社会意识基础17
- 2.3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之现实意义17-22
- 2.3.1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宪政建设18
- 2.3.2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18-19
- 2.3.3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实现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民19-20
- 2.3.4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强化人大职能实现20
- 2.3.5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20-21
- 2.3.6 构建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有助于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21-22
- 3 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实证分析22-26
- 3.1 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立法现状22-23
- 3.2 我国人大代表制度政治实践现状23-24
- 3.3 我国兼职人大代表制度法律特点及其弊端24-26
- 3.3.1 我国兼职人大代表的法律特点24-25
- 3.3.2 我国人大代表制度中兼职代表存在的弊端25-26
- 4 域外代表(议员)专职制度比较研究26-31
- 4.1 英国议会议员专职制度简述26
- 4.2 美国议会议员专职制度简述26-27
- 4.3 越南国会专职代表制度简述27-28
- 4.4 域外代表(议员)专职制度之简评28-29
- 4.5 域外代表(议员)专职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9-31
- 5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专职制度路径选择31-36
- 5.1 观点争鸣及评述31-32
- 5.2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专职制度构建32-36
- 5.2.1 完善宪法和相关法律32-33
- 5.2.2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33-34
- 5.2.3 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专职化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34-36
- 6 结束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嗣元,翟国强;专职代表制之可行性再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陈明凡;;越南国会初探——兼论对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示[J];理论导刊;2005年12期
3 何鹏程;专职代表制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J];理论与改革;2001年06期
4 蒋劲松;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议员专职化[J];人大研究;2001年10期
5 钱威;;就人大代表专职化问题的反思[J];人大研究;2006年01期
6 翟峰;;从四川罗江设立专职人大代表想到的[J];人大研究;2010年09期
7 陈尧;;美国议员是如何联系选民的[J];上海人大月刊;2012年09期
8 陈跃;何玲玲;;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论与现实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宁骚;行政改革与行政范式[J];新视野;1998年03期
10 陈川a\;;中国人大兼职代表制的优势与改革[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3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