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适足住房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3:12

  本文关键词:适足住房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通过对住房权基础理论的研究,以便使人们认识到:不应把住房仅仅看作是一个住处,或一种财产,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和社会正义、人格尊严和人生幸福紧密相连的一个人权问题,以体会其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论文总共七个部分: 引论部分主要介绍适足住房权研究的缘起、现状、意义及本文写作特点。 第一章是适足住房权的概念。对表述住房权的不同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housing”和“adequate”、“适当的”和“足够的”等词语对理解住房权内涵的重要意义;以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四号一般性意见》中关于住房权概念的解释为基础,指出了国际上通用的住房权概念的规范内容;鉴于国内学界将居住权和住房权混淆一体的现状,对二者的关系从宪法和民法层面进行了区分。 第二章是适足住房权产生的历程。梳理了住房问题从“住(living)”的问题到“住宅(house)”问题,再到“公共住房(public housing)”问题的发展过程。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公共住房的兴起,特别是分析了现代公共住房发展的人权意义。 第三章是适足住房权在国际上的发展。研究了国际社会,通过将适足住房权搁置在适足生活水准权中的方式确立住房权的过程。以时间为线索,较为详细地罗列了联合国系统对住房权发展所做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是住房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承认为一种人权的事实基础。 第四章是适足住房权的国家义务。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1款的内容为基础,分析了国家住房权义务的性质及四个原则;研究了国家对住房权尊重、保护、促进和实施的一般义务以及国家住房权的最低核心义务。 第五章是适足住房权的救济。以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报告制度为例,分析了国际层面对住房权的救济方式;以欧洲人权法院审理塞浦路斯诉土耳其等几个人权案例为基础,研究了住房权在地区层面的人权救济;以南非宪法法院审理的Grootboom案为基础,分析了通过司法审判以救济住房权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第六章是住房权视野下中国住房政策的调整。以中国住房政策的演变为史料,反思了其中存在的人权问题。指出中国住房政策存在缺少公共住房意识、把住房问题产业化、过于依赖于市场等住房人权缺陷。
【关键词】:适足住房权(住房权) 公共住房 人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论10-15
  • (一) 住房权研究的缘起10-11
  • (二) 住房权研究的现状11-13
  • (三) 住房权研究的意义13-14
  • (四) 本文写作特点14-15
  • 第一章 适足住房权的概念15-34
  • 一、住房权概念的多样性15-19
  • (一) “Housing Rights”与“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15-16
  • (二) “Housing”的深层理解16-17
  • (三) “Housing Rights”的其他表达方式17
  • (四) “The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的多样翻译17-19
  • 二、“适”与“足”:住房权概念的人权解释19-24
  • (一) 人存在的两种形态19-20
  • (二) “Adequate”的含义20-22
  • (三) “适当的”与“足够的”22-24
  • 三、《第四号一般性意见》中“住房权”的规范解释24-30
  • (一) “一般性意见”的意义24-25
  • (二) 《第四号一般性意见》中的住房权概念25-26
  • (三) 住房权概念的规范解释26-30
  • 四、住房权与居住权的比较30-34
  • (一) 宪法上的比较30-31
  • (二) 民法上的比较31-34
  • 第二章 适足住房权产生的历程34-57
  • 一、住房问题的历史发展34-43
  • (一) 原始人的生存空间(living)的问题34-36
  • (二) 传统乡村住宅(house)问题36-38
  • (三) 现代城市住房(housing)问题38-43
  • 二、公共住房的历史发展43-50
  • (一) 公共住房的兴起:以英国为主43-49
  • (二) 现代公共住房的主要供应模式49-50
  • 三、公共住房的人权意义50-57
  • (一) 公共住房产生的原因50-52
  • (二) 社会保障性:公共住房的人权内核52-54
  • (三) 公共住房主体从最低阶层向中间阶层的扩展54-57
  • 第三章 适足住房权的国际发展57-80
  • 一、住房权在国际法上的确立过程57-63
  • (一) 住房权的文本渊源57-58
  • (二) 一个条约还是两个条约的争论58-59
  • (三) 一个条款还是两个条款的争论59-61
  • (四) 住房权表达的争论61-63
  • 二、联合国对住房权的发展:一个时间表63-80
  • 第四章 适足住房权的国家义务80-96
  • 一、国家人权义务的一般理解80-81
  • 二、住房权国家义务的原则81-88
  • (一) “承担…采取步骤82-84
  • (二) “以便…逐渐达到…权利的充分实现”的原则84-85
  • (三) “尽最大能力”的原则85-87
  • (四) “经由国际援助和合作”的原则87-88
  • 三、国家的一般住房权义务88-93
  • (一) 尊重住房权89-90
  • (二) 保护住房权90-91
  • (三) 促进住房权91-92
  • (四) 实施住房权92-93
  • 四、国家的最低核心住房权义务93-96
  • 第五章 适足住房权的救济96-114
  • 一、国际和地区层面的救济96-105
  • (一) 国际层面的救济96-102
  • (二) 地区层面的救济102-105
  • 二、国家层面的救济105-114
  • (一) 可审判性还是可诉性105-110
  • (二) 住房权是可审判的:南非的案例110-114
  • 第六章 住房权视野下中国住房政策的调整114-138
  • 一、中国现代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114-125
  • (一) 住房福利政策阶段114-115
  • (二) 改革时期的住房政策115-125
  • 二、住房权视野下中国住房政策的反思125-138
  • (一) 缺少公共住房意识125-130
  • (二) 把住房问题产业化130-133
  • (三) 过度信任市场133-138
  • 结语138-140
  • 参考文献140-144
  • 附录144-154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15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庆瑜;陈雪;;《住房法》立法问题研究——一种基于人权保障视野的整体性法律解决方案[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郭曰君;;国际人权法比较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1期

3 吕妍;屈新儒;;论实现适足住房权的中国路径——以住房公积金直接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为例[J];价值工程;2013年03期

4 顾大松;;论房屋征收适足住房权保障原则[J];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5 谢雄军;欧爱民;;我国公民住房权保障的宪法学透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允;中国大都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宁立标;适足食物权及其法律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沈玲;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及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宇婷;公民适足住房权及其救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立波;论适足住房权之立法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魏博田;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实质性义务在我国的履行[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杨海;法理学视野下的适足住房权[D];山西大学;2011年

5 杨帆;宪法视阈下公民住房权保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杨虹;浅析公共租赁住房法律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邱收;住房权权利结构及保护模式[D];吉林大学;2010年

8 程凤华;我国公民住宅权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译羚;我国经济适用房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适足住房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41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