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视阈下生命权入宪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5 03:16
作为基本人权的生命权,它不仅是自由权意义上的生命权,也是社会权意义上的生命权,它应是我国基本权利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构成我国宪法权利体系一部分,但是1954年宪法在列举宪法权利时并未列举生命权,以致我国生命权的宪法保障长期缺位。基于生命权入宪是保护公民权利的自然需求,是保护公民生命的现实需要,是完善宪法权利体系的必然要求,还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客观趋势,因而,生命权入宪显得非常必要;生命权入宪体现了对生命——自由权的复归,体现了对生命——社会权的完善,它是对我国人权中的生命存权的保障,还是对发展权的支撑,生命权入宪也显得意义重大;生命权入宪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是具有相当的可行性的:有着权利本位法学对其的理论支撑,也有公民维权运动的实践支撑,并且基本我国宪法权利体系的开放性,生命权入宪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没有任何困难的。生命权入宪势在必行,但在生命权入宪的具体模式选择上,我们还应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以选择:其中形式模式应采用宪法修正案形式;内容模式应包含:人人享有生命权,生命权受到尊重以及生命权适当受到限制。当然要完善生命权的宪法保障,仅依靠生命权入宪是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对生命...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来源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章 作为基本人权的生命权
1.1 生命权的内涵
1.1.1 生命权的各种定义
1.1.2 作为自由权意义上的生命权
1.1.3 作为社会权意义上的生命权
1.2 生命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生命权与生命
1.2.2 生命权与生存权
1.2.3 生命权与人格权
1.2.4 生命权与人权
1.3 生命权属于公民基本权利
1.3.1 公民基本权利包含宪法权利
1.3.2 生命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体系的有机组成
第二章 生命权入宪之证成
2.1 我国宪法未规定生命权原因之猜想
2.2 生命权入宪的必要性
2.2.1 生命权入宪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的自然需求
2.2.2 生命权入宪是保护公民生命的现实需要
2.2.3 生命权入宪是完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的必然要求
2.2.4 生命权入宪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客观趋势
2.3 生命权入宪的重要性
2.3.1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命——自由权的复归
2.3.2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命——社会权的完善
2.3.3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存权的保障
2.3.4 生命权入宪是对发展权的支撑
2.4 生命权入宪的可行性
2.4.1 权利本位法学对生命权入宪的理论支撑
2.4.2 公民维权运动对生命权入宪的实践支撑
2.4.3 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体系的开放性
第三章 生命权入宪之具体实践
3.1 生命权入宪的具体方式
3.1.1 生命权入宪应当采用宪法修正案形式
3.1.2 生命权条款入宪的具体内容模式
3.2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具体内涵
3.2.1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主体
3.2.2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客体
3.2.3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内容
3.3 生命权入宪及相关制度的衔接
3.3.1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民法保护
3.3.2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刑法保护
3.3.3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行政法保护
3.3.4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经济法保护
3.3.5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诉讼法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利客体的概念及层次[J]. 方新军. 法学研究. 2010(02)
[2]基本权利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J]. 韩大元. 中国法学. 2009(06)
[3]公民维权之运动模式的宪法学分析[J]. 苗连营,李永超. 浙江学刊. 2009(06)
[4]出生与权利——权力冲突[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09(02)
[5]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J]. 韩大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死刑威慑力的犯罪学分析[J]. 张远煌. 中国法学. 2008(01)
[7]社会权的概念[J]. 龚向和. 河北法学. 2007(09)
[8]生命权的新概念[J]. 郑贤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9]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J]. 马俊驹,曹治国. 政治与法律. 2006(05)
[10]生命权入宪的全球考察与我国生命权入宪的建议[J]. 上官丕亮. 阴山学刊. 2006(04)
博士论文
[1]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 上官丕亮.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1692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来源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章 作为基本人权的生命权
1.1 生命权的内涵
1.1.1 生命权的各种定义
1.1.2 作为自由权意义上的生命权
1.1.3 作为社会权意义上的生命权
1.2 生命权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生命权与生命
1.2.2 生命权与生存权
1.2.3 生命权与人格权
1.2.4 生命权与人权
1.3 生命权属于公民基本权利
1.3.1 公民基本权利包含宪法权利
1.3.2 生命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体系的有机组成
第二章 生命权入宪之证成
2.1 我国宪法未规定生命权原因之猜想
2.2 生命权入宪的必要性
2.2.1 生命权入宪是我国公民权利保障的自然需求
2.2.2 生命权入宪是保护公民生命的现实需要
2.2.3 生命权入宪是完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的必然要求
2.2.4 生命权入宪是履行国际义务的客观趋势
2.3 生命权入宪的重要性
2.3.1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命——自由权的复归
2.3.2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命——社会权的完善
2.3.3 生命权入宪是对生存权的保障
2.3.4 生命权入宪是对发展权的支撑
2.4 生命权入宪的可行性
2.4.1 权利本位法学对生命权入宪的理论支撑
2.4.2 公民维权运动对生命权入宪的实践支撑
2.4.3 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体系的开放性
第三章 生命权入宪之具体实践
3.1 生命权入宪的具体方式
3.1.1 生命权入宪应当采用宪法修正案形式
3.1.2 生命权条款入宪的具体内容模式
3.2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具体内涵
3.2.1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主体
3.2.2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客体
3.2.3 作为宪法权利(基本人权)的生命权的内容
3.3 生命权入宪及相关制度的衔接
3.3.1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民法保护
3.3.2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刑法保护
3.3.3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行政法保护
3.3.4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经济法保护
3.3.5 生命权入宪与生命权的诉讼法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利客体的概念及层次[J]. 方新军. 法学研究. 2010(02)
[2]基本权利概念在中国的起源与演变[J]. 韩大元. 中国法学. 2009(06)
[3]公民维权之运动模式的宪法学分析[J]. 苗连营,李永超. 浙江学刊. 2009(06)
[4]出生与权利——权力冲突[J]. 徐国栋. 东方法学. 2009(02)
[5]中国宪法学上的基本权利体系[J]. 韩大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死刑威慑力的犯罪学分析[J]. 张远煌. 中国法学. 2008(01)
[7]社会权的概念[J]. 龚向和. 河北法学. 2007(09)
[8]生命权的新概念[J]. 郑贤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9]人权视野中的人格权[J]. 马俊驹,曹治国. 政治与法律. 2006(05)
[10]生命权入宪的全球考察与我国生命权入宪的建议[J]. 上官丕亮. 阴山学刊. 2006(04)
博士论文
[1]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 上官丕亮.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1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55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