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治理诉求的前提与效果批判——狄骥与莫斯卡选举权理论合论
发布时间:2022-11-07 19:57
"一人一票"的西方式民主近年来呈现明显的民粹化特征,其根源在于西方自启蒙时代以来形成的普选权理论的内在缺陷。该理论建立在个人主义与人民主权学说的基础之上,但在第一波民主化浪潮时就受到狄骥与莫斯卡两位著名学者的批判。狄骥认为个人、权利相对于社会、义务是第二位的,选举权是根据统治者意志授予特定公民的义务。莫斯卡认为选举权应局限于中产及以上阶级等社会精英所享有,否则会带来一系列恶果。二者从前提与效果两个方面对普选权的批判,为我们结合中国传统与时代特征创立新的选举权理论提供了借鉴。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普选权的启蒙哲学论证
2 狄骥对普选权理论前提的社会连带主义批判
3 莫斯卡对普选权行使效果的精英主义批判
第一,大众或选民的无知、自私以至邪恶。
第二,普选制内在的不合理。
第三,候选人经常通过不恰当或不光彩的手段赢得选举。
第四,选举原则的绝对化破坏政治势力平衡,进而损害公民自由。
4 结论:权利,因争取而存在
本文编号:37043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普选权的启蒙哲学论证
2 狄骥对普选权理论前提的社会连带主义批判
3 莫斯卡对普选权行使效果的精英主义批判
第一,大众或选民的无知、自私以至邪恶。
第二,普选制内在的不合理。
第三,候选人经常通过不恰当或不光彩的手段赢得选举。
第四,选举原则的绝对化破坏政治势力平衡,进而损害公民自由。
4 结论:权利,因争取而存在
本文编号:370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70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