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20:06
本文关键词: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研究
【摘要】:梁漱溟作为中国新儒家的开启者,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他知识渊博,为人正直。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阐发。同时,在梁漱溟诸多作品中,散落着这位巨匠对中国建设宪政文明的独特理解。作为梁漱溟学术理论中的重要一支——中国宪政思想,全面展示了梁漱溟关于在中国建设宪政文明的真知灼见,在梁漱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梁漱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梁漱溟对旧日中国特殊的政治社会结构有着精当的分析,对旧日中国特殊的传统文化的持久关注等等,既是梁漱溟学术理论的主体部分,也是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的主体部分。本文试图在合理概括、提炼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学界关于西方宪政运动历史规律的理论成果,通过对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的考察,指出其中国宪政思想的不足处,历史的、合理的评估中国宪政建设的挫折,也尝试去发现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的闪光处,特别是挖掘那些对当下中国宪政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结晶。
【关键词】:梁漱溟 中国宪政思想 政治社会结构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9.2;D9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0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8-9
- 四、本文的理论目标与结构安排9-10
- 第一章 梁漱溟法律文化思想概述10-15
- 一、中国文化是梁漱溟精心挑选的多棱镜10-11
- 二、梁漱溟法律思想及中国宪政思想概述11-13
- 三、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3-15
- 第二章 社会与国家15-44
- 一、社会与国家:西方的理论形态与实践样式15-19
- (一) 国家与社会三种经典理论范式15-16
- (二)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在西方的实践样态16-17
- (三)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理论之于宪政17-19
- 二、梁漱溟:中国不像国家,国家融于社会19-27
- (一) 有职业分途而无阶级对立20-25
- (二) 无兵的文化25-26
- (三)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26-27
- 三、家国一体是梁漱溟分析古代中国无宪政的一个支点27-44
- (一) 家国一体与无分权28
- (二) 中国政制的重心始终是礼而不是法28-36
- (三) 家国一体与中国传统法制形态36-44
- 第三章 伦理与宗教44-62
- 一、宗教与西方宪政44-49
- (一) 西方基督教44-45
- (二) 法律与宗教45-46
- (三) 西方基督教的宪政分析46-49
- 二、没有宗教的人生49-57
- (一) 没有宗教的人生49-51
- (二) 道德代宗教51-52
- (三) 伦理组织社会52-57
- 三、周孔教化是梁漱溟分析中国古代无宪政的一个支点57-62
- (一) 周孔教化导致中国法治精神的缺失57-59
- (二) 宗教本身对于宪政的可能危害59-60
- (三) 释放宗教身上的过多期待60-62
- 第四章 旧日中国无革命、无民主62-77
- 一、中国无社会革命62-67
- (一) 治乱循环62-63
- (二) 不见有政治革命63-65
- (三) 不见有产业革命65-67
- 二、学术不向科学前进67-69
- (一) 理性早熟导致学术的异化67
- (二) 政治社会制度导致学术的异化67-69
- 三、旧日中国无民主69-77
- (一) 梁漱溟笔下的民主69
- (二) 为何无民主69-72
- (三) 旧日中国里即使有民主并不必然导致宪政72-77
- 第五章 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的意义77-86
- 一、历史地、唯物地认知西方宪政运动77-82
- (一) 真正了解西方的不容易77-79
- (二) 批判机械唯心地认知西方宪政运动79-81
- (三) 主张历史唯物地认知旧中国无宪政81-82
- 二、文化是宪政挫折的原因之一82-84
- 三、中国宪政建设的行动与设计84-86
- 第六章 结语86-90
- 一、亦步亦趋西方宪政之路的不可能86-87
-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宪政之路87-90
- 参考文献90-94
- 致谢94-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千帆;;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J];北方法学;2008年05期
2 葛洪义;理性化的社会与法律——略论韦伯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3 公丕祥;冲突与融合:外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公丕祥;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马克思的理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丁卫;;法律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梁治平;习惯法、社会与国家[J];读书;1996年09期
7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J];读书;1997年09期
8 梁治平;整体法学与具有规范意义的历史[J];读书;2003年07期
9 郑家栋;作为历史陈述的“宗教”[J];读书;2005年05期
10 林毓生;;认识五四、认同五四——迟到的纪念[J];读书;2009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梁漱溟中国宪政思想研究
,
本文编号:515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1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