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诽谤抗辩事由的新发展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7-05 00:13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诽谤抗辩事由的新发展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表达自由 名誉保护 公共利益 尽责传播 自媒体
【摘要】:本文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解析加拿大诽谤法革新中产生的“公共利益尽责传播”抗辩事由,以及这种新型的抗辩事由对我国实践的启示。首先,笔者从权益平衡理论出发,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分析了涉及“公共利益”事件的报道符合《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中关于言论自由的内在价值期待,进而探究了“事实基本真实”抗辩、“有限特许权”抗辩、“公正评论”抗辩在实践中的不足以及对媒体产生的寒蝉效应;从名誉保护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报道时坚持“尽责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将大众传媒领域内的专业规范纳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公共利益”范畴的界定、对“尽责传播”构成要素的讨论具体分析了“公共利益尽责传播”抗辩。最后,在对我国实践的启示中,,笔者通过“微博第一案”来讨论如何实现我国宪法作为言论自由最基本的保障?如何对我国的“公共利益”范畴进行界定?通过对新闻总署发布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讨论如何利用大众传媒领域的专业规范为司法裁判提供依据?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把普通法判例中确定的合理可行的规则融入到我国现行法关于媒体侵权的规定中,以期达到扬长避短之效。
【关键词】:表达自由 名誉保护 公共利益 尽责传播 自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71.1;DD91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一.格兰特案简介及争议分析6-8
- 二.正义的天平是否失衡?8-13
- 三.“公共利益尽责”抗辩的构成要件13-17
- 四.对我国的启示17-23
- 参考文献23-25
- 后记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里江;;司法实践中媒体侵权基本抗辩事由分析——以北京市朝阳法院的实践为样本[J];法学杂志;2011年08期
2 杨立新;;论中国新闻侵权抗辩及体系与具体规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魏永征;;对网上言论自由法律边界的有益探索——评“微博第一案”两审判决[J];新闻记者;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51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198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