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私法效力问题的基础认知——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私法效力问题的基础认知——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私法效力 私法宪法化 国家行为 水平效力
【摘要】:宪法的私法效力在西方被称为"私法宪法化",是宪法权利规范在司法适用中与私法规范发生效力碰撞所产生的结果,并已成为西方国家宪法和私法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宪法的私法效力在我国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内涵,原因是我国至今尚不存在产生西方国家"私法宪法化"的社会基础、宪法规范基础和司法制度基础。如果中国未来宪法与私法的发展形成了"私法宪法化"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则西方意义上的"私法宪法化"现象当然也会出现。因此,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以西方国家相关问题的产生和讨论做前车之鉴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私法效力 私法宪法化 国家行为 水平效力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法治社会中的民事权利的宪法保护”(11522Z014)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所谓宪法私法效力,在西方国家体现为私法宪法化,是宪法权利规范在司法适用中与私法规范发生效力碰撞所产生的问题,并已成为西方国家宪法和私法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目前尚不存在西方国家的私法宪法化问题,原因是我国至今为止尚不存在产生该问题的社会基础、宪法规范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福臣;;德、美两国宪法私法效力之比较[J];求是学刊;2013年01期
2 钱福臣;;德国、荷兰的私法宪法化问题[J];学术交流;2011年11期
3 陈斯喜;;宪法修改:与改革开放同行[J];中国人大;2008年18期
4 莫纪宏;;宪法实施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J];中国法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王雷;;不真正连带责任与其他侵权责任形态的关系及适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喻文莉;农地使用制度改革之探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林艳琴;丁清光;;完善私营企业财产权利的法理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徐宜亮;姜保忠;;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裕富;;论公务员忠诚义务与行政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古炳文;;责令限期改正在消防执法中的适用问题[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文钦;;艾滋病病人隐私权与家属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何跃军;;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0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湘清;;我国宪法和宪法实施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百顺;论德国宪法"第三人效力"的正当性[J];德国研究;2004年04期
3 焦洪昌;贾志刚;;基本权利对第三人效力之理论与实践——兼论该理论对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指导意义[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4 周叶中;宪法实施:宪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J];法学;1987年05期
5 钟头朱;;宪法基本权利之第三人效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田赞;试论我国宪法实施现状、成因及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7 秦强;解永照;;宪法文本与宪法实践的价值统一——基于宪法学方法论意义思考[J];理论探索;2011年05期
8 张艳;;论宪法实施评价原则[J];理论界;2006年04期
9 朱应平;;澳大利亚宪法实施的条件和路径[J];学术界;2006年02期
10 陈道英;秦前红;;对宪法权利规范对第三人效力的再认识——以对宪法性质的分析为视角[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铭佑;论宪法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飞;;基本权利与民事权利的区分及宪法对民法的影响[J];法学研究;2008年05期
2 陈婵;;论宪法基本权利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3 廖永安;文新;;论宪法的司法适用与民事审判权的界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胡锦光;论审判权的界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朱国斌;;关于香港临时立法会合法性及相关问题之我见[J];法学家;1998年03期
6 赵正群;;人民法院适用宪法权利规范的理论与实践论析[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上);2002年00期
7 李刚;;试析西方国家弹劾与我国罢免的区别[J];公民导刊;2005年08期
8 王永亮;;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与法规调控[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9 王旭;;劳动、政治承认与国家伦理——对我国《宪法》劳动权规范的一种阐释[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10 陈飞;;宪法解释的比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谷春德;;再论人权与公民权的联系和区别[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宾华;;私有财产法律保护模式之探微[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绍明;;修宪,不能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那一套[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5 王鑫;陈泽华;;紧急状态下国家行为的法律依据[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睿丽;;议会政治:宪政民主的运作[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妹;西方国家宪法监督制度比较研究座谈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赵杰 田享华;2010年城市居委会直选覆盖面争取扩大到50%[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蔡定剑;宪法就是拿来用的[N];南方周末;2008年
4 刘剑锋邋郭友智;从法理和制度上保障代表知情权[N];人民代表报;2007年
5 甘正气;日本最高法院在宪法转变中的作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郭友智邋马志升;从法理和制度入手保障代表知情权[N];人民代表报;2007年
7 钟永久;浅议警察强行检查公民住宅之行为[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王利明;为什么说平等保护是完全符合宪法的[N];光明日报;2007年
9 黎平;司法改革不能脱离国情[N];浙江日报;2004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大元;小野梓与《国宪泛论》[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夏正林;社会权规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2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徐德刚;五权宪法监察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 徐继强;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琦琴;公民基本权利的对象效力拓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杜静;宪法权利规范效力理论之评析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代X;论基本权利的水平效力[D];吉林大学;2013年
4 阳渊源;西方近代社会契约思想及其宪政意义[D];西南大学;2008年
5 安阳;论住宅不受侵犯条款的规范领域[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瑞;浅议宪法视野下的信赖保护原则[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唐军;西方国家地方自治与中国村民自治比较与启示[D];延边大学;2004年
8 李俊霖;论宪政资源[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瑾;乡镇政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凤祥;论我国民事案件中的宪法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9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56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