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1:04

  本文关键词: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权 人权保障 权利 检察权


【摘要】:保障人权是当今时代面临的重大的严峻的挑战。人权的实现要靠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人权的法律保障是人权实现的最直接手段。国家权力设置的目的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检察权是一种公权力,其设置目的具有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性。从人权与检察权的关系而言,人权保障是目的,打击犯罪是手段。检察权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规范行使检察权保障人的人身权、自由权、财产权、生命权及其它权利;但是检察权是一种公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不正当行使检察权,它可以侵犯人的自由权、财产权、生命权及其它权利。传统体制下的检察权重视打击犯罪,淡化人权保障;重实体,轻程序;重刑事方面监督,轻民事行政保护。现代检察权要求重视人权保障,实体、程序并重。从人权保障的视野对检察权进行研究的论文不多见。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入宪,要求检察机关保障人权,为了避免检察权侵害人的自由权、财产权、生命权及其它权利,寻求一种规范检察权正确行使、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一个重大命题。 本文第一章通过分析人权与人权保障,第二章研究人权的国内保护、我国传统体制下检察权的内容与反思,第三章研究检察权的概念、属性、地位及检察权的行使与人权保障的关系,第四章研究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的内容,第五章研究检察权的边界及行使,提出检察权保障权利,程序制约检察权,强调无罪推定,确保各级检察机关最大限度的保障人身权、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及其他发展着的权利。
【关键词】:人权 人权保障 权利 检察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D926.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引言8-9
  • 第1章 人权与人权保障9-13
  • 1.1 人权的概念9
  • 1.2 人权思想的历史演进9-11
  • 1.3 人权保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1-13
  • 1.3.1 争取人权保障阶段11
  • 1.3.2 回避人权保障阶段11
  • 1.3.3 人保障权快速发展阶段11-13
  • 第2章 人权保障与检察权13-20
  • 2.1 人权的国内保护13-15
  • 2.1.1 人权的宪政保障13
  • 2.1.2 人权的立法保护13-14
  • 2.1.3 人权的司法保护14
  • 2.1.4 人权的行政保护14
  • 2.1.5 人权的个人保护14-15
  • 2.2 传统体制下检察权的内容15-17
  • 2.2.1 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权15
  • 2.2.2 批准逮捕的权力15-16
  • 2.2.3 对刑事案件的公诉权16-17
  • 2.2.4 刑事审判监督权17
  • 2.3 对传统体制下检察权的反省与批判17-20
  • 2.3.1 传统体制下的检察权重视打击犯罪,淡化人权保障17-18
  • 2.3.2 检察权制约机制缺失,人权保障弱化18-19
  • 2.3.3 检察机关重视刑事监督,忽视民事行政保护19-20
  • 第3章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行使20-26
  • 3.1 检察权的概念20-21
  • 3.2 检察权的属性研究21-23
  • 3.3 检察权的地位23-24
  • 3.3.1 检察权是一种独立的国家权力23
  • 3.3.2 是人大赋予的一种国家权力23
  • 3.3.3 是一种法律监督权力23-24
  • 3.4 检察权的行使与人权保障的关系24-26
  • 3.4.1 检察权的行使是人权保障的手段24
  • 3.4.2 人权保障是检察权行使的目的24-25
  • 3.4.3 错误式不正当行使检察权,直接侵犯人权25-26
  • 第4章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内容26-42
  • 4.1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侦查权26-29
  • 4.1.1 严格自侦案件拘留条件,切实保障嫌疑人的自由权26
  • 4.1.2 认真行使补充侦查权,确保查清案件事实26-27
  • 4.1.3 规范侦查行为,保障嫌疑人真实表达的权利27-28
  • 4.1.4 检察机关行使侦查权的法律教育作用28-29
  • 4.2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逮捕权29-32
  • 4.2.1 严格逮捕的适用条件,切实保障嫌疑人的自由权29-30
  • 4.2.2 特殊情况不适用或严格适用逮捕措施,优位保障自由权30-31
  • 4.2.3 严格批准决定逮捕程序,避免滥捕错捕发生31-32
  • 4.2.4 检察机关行使逮捕权的法律教育作用32
  • 4.3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公诉权32-34
  • 4.3.1 严格提起公诉的条件,,切实保障嫌疑人人权32-33
  • 4.3.2 严格三种情况不起诉,确保嫌疑人权利33
  • 4.3.3 严格公诉的程序,避免该诉不诉、不该诉而诉33-34
  • 4.3.4 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的法制教育作用34
  • 4.4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审判监督权34-38
  • 4.4.1 严格检察机关的审判监督权,确保裁判有错必纠34-35
  • 4.4.2 切实重视当事人的申诉,保障罪犯的申诉权35
  • 4.4.3 充分行使抗诉权,保障申诉人的申诉权35-38
  • 4.4.4 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权的法律教育作用38
  • 4.5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监所检察权38-42
  • 4.5.1 切实履行监所检察权,保障嫌疑人、罪犯的人权38-39
  • 4.5.2 履行监所检察权的程序,保障被羁押人的人权39-40
  • 4.5.3 对劳动改造机关行使监所检察权40-41
  • 4.5.4 检察机关行使监所检察权的法律教育作用41-42
  • 第5章 检察权的边界及行使42-56
  • 5.1 检察权的法律边界42-44
  • 5.1.1 检察权的范围、程序42-43
  • 5.1.2 对检察权的限制43-44
  • 5.2 检察权的道德边界44-46
  • 5.2.1 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时遵守社会公德、风俗习惯44-46
  • 5.3 检察权的行政边界46-48
  • 5.3.1 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46-47
  • 5.3.2 行政机关的行政权47
  • 5.3.3 检察机关的检察权47
  • 5.3.4 检察权的行政边界47-48
  • 5.4 检察权的政治边界48-50
  • 5.4.1 中国共产党与检察机关的关系48-49
  • 5.4.2 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49-50
  • 5.5 检察权的微观边界50-51
  • 5.5.1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和检察机关的关系50
  • 5.5.2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查案的边界50-51
  • 5.5.3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机关侦查案件的边界51
  • 5.6 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51-53
  • 5.6.1 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的“法”的范围52
  • 5.6.2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52
  • 5.6.3 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主要是抗诉权52-53
  • 5.7 检察机关依纪文明行使检察权53-56
  • 5.7.1 检察机关依纪文明行使检察权中的“纪”的范围53
  • 5.7.2 检察机关依纪文明行使检察权的内容53-55
  • 5.7.3 检察纪律对检察权的促进55-56
  • 第6章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浅析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J];学理论;2011年16期

2 钱继磊;赵晔;;全球化:人权及其保障的陷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廖丽红;;量刑建议权的法律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4 谭辉;;“以人为本”思想与人权保障的关系探析[J];学理论;2011年24期

5 沙中心;;检察权与检察改革法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6 刘爱娇;周自贤;;论中国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徐张玲;;浅说法庭口译[J];法律语言学说;2008年02期

8 鲁蒙娜;;人权保障视角下的司法公正构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马帅;;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人权保障[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曾国勇;;职务犯罪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探析[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皓;勾香华;;我国检察权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钟长鸣;;建立检察权配置之差序结构模式初探[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徐荣生;;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孙学文;;依法正确行使检察权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曾伊山;庄丹丹;;论和谐社会视野下检察权的行使[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贾志鸿;李梦林;;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检察权的权力结构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莉芬;;试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优化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李明键;;检察权构成的优化配置初探[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陈宪华;;检察权能与职能机构改革[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刘达生;;强化对检察权的监督[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凤英 马长生;检察环节的人权保障[N];检察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吴兢;未来30年中国人权保障将更广泛[N];人民日报;2008年

3 彭宅文;中国残疾人人权保障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吴武忠;更新价值观更好地实现检察权[N];检察日报;2009年

5 本报评论员;人权保障在步步向前推进[N];南方日报;2009年

6 徐贞和 徐晶;用好检察权,打好服务经济的“组合拳”[N];无锡日报;2009年

7 团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倪柏林;强化检察权的人民性意识[N];黄冈日报;2010年

8 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 罗豪才;通过科学发展提升人权保障水平[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卢金增 通讯员 国承惠 张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郝爽;注重改革创新 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N];鹤壁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平等原则在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中的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俊;宪政下的刑事法治[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倩;当代中国慈善组织与人权保障[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7 屈新;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詹瑜璞;安全生产领域人权保障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褚江丽;当代中国宪政进程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涛;人权保障视野下的检察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薇;论检察侦查权与人权保障[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刘怀印;论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D];郑州大学;2003年

4 吴文良;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学;论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蒋云;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曹黎丰;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少林;论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及其完善[D];兰州大学;2009年

9 兰妍梅;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改革与人权保障[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战亚;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5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05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