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法学视野下清末宪政改革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7-09-07 00:30

  本文关键词:法学视野下清末宪政改革的历史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宪政 宪政改革 官制改革 咨议局 资政院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外国的商品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王韬、郑观应将宪政制度思想引入中国,再到康有为、梁启超进行了最早的宪政改革的实践,中国各个社会阶层都在进行宪政改革的传播和实践。清政府也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维护自己的统治,而1904年发生的日俄战争,君主立宪制的小国日本战胜了封建专制的大国俄国,使清政府更加认识到宪政改革给国家带来的强大助推力。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西方政治,拉开了宪政改革的序幕。在此后的1906年到1911年,清政府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地方设立咨议局,施行地方自治,颁布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宪法纲领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 在传统西方政治学说和宪政理论中,宪政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限制政治权力,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宪政国家在如何限制政治权力方面也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清政府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的对象也是这四个国家,而作为从来没有过宪政传统的清政府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宪政改革,必要的学习和借鉴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宪政改革的起步是从官制改革入手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封建专制下的官本位特征明显,而要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政改革,官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清政府在中央将原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改造、扩充为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共十一部,另有大理院、都察院两院,成为新的部院结构。在地方优化官员结构,裁汰府州县冗官;设议会厅,改变之前地方事务全由督抚管理的状况;设各级审判厅,将司法职能从地方行政中分离出来;体现了西方宪政中司法独立的重要原则。 咨议局,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议会,《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在这两个法律文件中,对咨议局的建制做了详细介绍。《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是清政府地方自治的法律性文件,对清政府施行地方自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中国最早带有“议会”性质的机构是资政院。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来说,有一部严密合理的章程是非常重要的,从1908年到1911年,《资政院章程》先后经过了三次修订,最终确定了资政院的运作机制,使清政府的宪政改革走入了实质阶段。 在清政府宪政改革中有两个重要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宪政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各类宪政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在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压力之下颁布的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虽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但在中国宪政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宪政 宪政改革 官制改革 咨议局 资政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1;D929;K257.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导论11-20
  • (一) 选题论证11
  • (二) 学术史综述11-16
  • (三) 学术要点16-18
  • (四) 相关界定18-20
  • 一、 宪政20-42
  • (一) 宪政的概念20-23
  • (二) 宪法的渊源23-26
  • (三) 近代西方国家的宪政26-37
  • 1. 美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及宪政的基本原则26-33
  • 2. 英国的宪政制度33-35
  • 3. 法国的宪政制度35-36
  • 4. 德国的宪政制度36-37
  • (四) 近邻日本的宪政制度37-42
  • 1.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37-38
  • 2. 日本的宪政之路38-40
  • 3. 日本宪政制度的评价40-42
  • 二、 中国式宪政的起步——官制改革42-51
  • (一) 中央官制改革42-44
  • (二) 地方官制改革44-51
  • 1. 概述44-47
  • 2. 地方管制改革的亮点——司法改革47-51
  • 三、 西方政治结构的植入——地方代议制51-65
  • (一) 咨议局51-59
  • (二) 地方自治59-65
  • 四、 最早的“议会”——资政院65-78
  • (一) 各方力量推动筹建65-71
  • 1. 朝廷大臣65-67
  • 2. 立宪派67-71
  • (二) 《资政院章程》71-75
  • (三) 小结75-78
  • 五、 《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78-91
  • (一) 《钦定宪法大纲》78-85
  • 1. 渊源79-80
  • 2. 《钦定宪法大纲》的内容以及与日本宪法的比较80-84
  • 3. 《钦定宪法大纲》的意义84-85
  • (二) 《重大信条十九条》85-91
  • 1. 颁布的背景85-87
  • 2. 《重大信条十九条》的法律分析87-89
  • 3. 评价89-91
  • 六、 结语91-94
  • 参考文献94-99
  • 后记99-100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10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晓伟;保廷梁的议会学说述评[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06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06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