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跨州公民权的历史考察——以联邦宪法“特权与豁免权”条款为中心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国跨州公民权的历史考察——以联邦宪法“特权与豁免权”条款为中心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政治与法律 宪法 公民权 特权与豁免权 州际关系
【摘要】:美国联邦宪法第四条中的"特权与豁免权"条款是各州公民跨州流动权的重要保障之一。然而,此条款的含义历来颇具争议,联邦法院的解释也是因时而变。总体来看,联邦法院对"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解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特权与豁免权"被看作自由政府下的公民都必须具有的"基本权利",每州公民在任何一州都能享有;在第二阶段,此条款的目的被解释为保障每州公民在外州不受歧视,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所在州公民依本州法律所能享有的同样权利;在第三阶段,该条款仍被视为每州公民在外州对抗歧视性待遇的武器,但联邦最高法院同时又强调,在不破坏联邦统一性且具有实质性理由的前提下,各州可以给予外州人差别对待。受联邦最高法院解释变化的影响,"特权与豁免权"条款的适用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每州公民进入外州后所能享受到的权利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美国政治与法律 宪法 公民权 特权与豁免权 州际关系
【分类号】:D971.2;DD911
【正文快照】: 美国人素以流动性强著称,但这并不是说他们绝对自由,可以全无障碍地随意而往。①对于跨州流动者来说,联邦体制下州与州之间的相对独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利因素。美国联邦宪法中虽有维护各州公民州际流动权的“特权与豁免权”条款,但是,由于制宪者的表述笼统,国会也没有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千帆;;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韩铁;;美国法律对劳工自由流动所加限制的历史演变——“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之真实性质疑[J];美国研究;2009年02期
3 杨成良;;“平等保护条款”与美国公民的“州际迁徙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就业女性的困境、原因及影响分析(1870—1920)[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2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张敏;;宪制转型视野下的香港行政主导体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4 林林;;邓玉娇案的法文化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9年06期
5 陶成鹏;;对长三角媒体曝光市民交通违章的思考[J];传媒观察;2009年05期
6 李恒;;美国区划发展历史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7 雍奎;;论美国宪政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大智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欧阳天健;;从肖志军一案所想到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7期
9 杨雅华;;立宪主义思想与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演进[J];东南学术;2012年02期
10 滕宏庆;;恐怖的大法官——紧急时期的美国宪法解释[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子轩;;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立法的衔接问题探究[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孙振庆;;法官形象定位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以群众司法需求和法官职能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 陈亚尔;;“赢在二审”——有害正义:刑事诉讼中的博弈关系难题[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黄琪;谢锐勤;;看得见的正义:刑事被告人知悉制度透视——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雅华;论流浪乞讨的救助与规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陆永;当代中国警政与现代国家成长[D];南京大学;2012年
7 张龙;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冯军;刑事判决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丁天球;比较法视野中的刑法不溯及原则的宪政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徐道稳;中国社会政策转型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永庆;美国宪政史上黑人民权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刁敏恒;美国宪法对政治言论自由之保护与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宁宏伟;迁徙权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刘海江;萨蒙·P·蔡斯的政治生涯[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冠超;合宪性法律解释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晓华;童工:儿童,,还是工资劳动者?[D];河南大学;2011年
8 高磊;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光磊;美国民主宪政的实践和公民权利的演变[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允;美国公共信托理论评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世安;美国宪法改革与人权政策[J];史学月刊;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真;论宪法的市民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张献勇;《比较宪法》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8期
3 李海波;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新发展[J];河北学刊;1982年03期
4 ;宪法修改草案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J];求实;1982年06期
5 孙建立;宪法的实施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03期
6 谢洪俊;宪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J];政法论丛;1995年02期
7 陈云生;亚太地区各国宪法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J];政治与法律;1996年03期
8 达凤全,李伟;关于对我国宪法进行第三次修改的探析[J];理论与改革;1998年06期
9 莫纪宏;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J];法学杂志;1998年03期
10 肖蔚云;修改宪法重大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J];人民论坛;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爱明;郑惠玲;;环境权的宪法增设思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尹德龙;;我国宪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宪政的影响[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广德;;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重要意义[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4 张菲菲;;试论民主制度在宪法中的发展与体现[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戚道孟;闫鲁宁;;论国家环境权[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6 肖峰昌;;确立宪政观念 维护宪法权威[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7 郭明哲;;现代宪法的重构——读拉图尔的《我们从未现代过》[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试述宪法和宪政的关系[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妍;;宪法司法化的设想[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文新宇;;宪法修改模式与我国的修宪实践[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贯彻实施宪法 领导干部是关键[N];法制日报;2004年
2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3 韩钰;彭宪法等市领导听取文联工作汇报[N];湘潭日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N];青海日报;2008年
5 郑敬道 作者系巢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贯彻实施宪法 重在领导干部[N];安徽经济报;2004年
6 阳妍;应把海域及其资源写入宪法[N];中国海洋报;2004年
7 王锋;聚焦宪法教学案例[N];法制日报;2001年
8 刘武俊(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研究所);以诉讼激活弥合“宪法鸿沟”[N];法制日报;2001年
9 韩大元;寻求宪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价值[N];法制日报;2004年
10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顾昂然;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N];人民代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3 安东;国家权力控制论[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慧平;宪法原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蓝冰;德国民事法定听审请求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宦盛奎;文治与宪法,1918-1920[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马一;公司人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林劲松;刑事诉讼中的基本人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辛国仁;纳税人权利及其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许炎;论赋税与宪政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丽;妥协中的宪法公民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李博;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战爽;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属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黄基泉;论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金福;中国宪法与人权[D];延边大学;2000年
6 姜铁敬;国际人权两公约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7 伍春泉;论私有财产权的民法架构[D];安徽大学;2005年
8 王弄潮;论党领导权入宪[D];苏州大学;2007年
9 王颖;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徐良君;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改革的法律规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6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1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