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9 05:36

  本文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习惯法 冲突 原则 司法适用


【摘要】:民族习惯法作为中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惯法中集大成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习惯法是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在社会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行为规范,得到本民族区域内人们的普遍遵守和认同。它生于民间,源于禁忌和习惯,代表着一定区域内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我国当前的法律移植于西方,体现的是西方平等、自由、民主等法的理念。这与土生土长的民族习惯法的文化底蕴及内在的价值理念完全不同,这不仅造成了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这两种社会规范在制度层面上的不一致,而且事实还证明,这种制度上的冲突也延伸到了司法实践之中。虽然我国极力推行法治建设,妄图国家法能全面覆盖与普及,甚至是在民族地区也能如此。但实际情况是,国家法很难做到大一统。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大力推崇民族习惯法,并用其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实践中,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在某些情形下,法官们迫于民族习惯法的压力对其予以考虑,但又苦于制定法不允许或是模糊、笼统规定,只能在现行法律的掩护下技巧性地考量习惯法,以期得到民众认同和接受。大多数时候,国家制定法强势地压倒民族习惯法,作出一个意料之外的裁判。这样不仅不利于民族地区纠纷的解决,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同时也使司法公信力下降,危及司法权权威和法律权威。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民族习惯法的概念、特征、内容和民族习惯法的源起、发展及作用。民族习惯法独立于国家法之外,由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或约定的,体现了该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并由他们公认的社会力量保障实施。民族习惯法生于民间,源于禁忌和习惯。 第二部分,探讨了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既有一致也有冲突。接下来分析了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原因。 第三部分,论述了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不但有理论上的支持,还有法律上的依据和实践基础。 第四部分,这是本文的重点及创新之处。主要论述了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技术路径,主要从诉讼调解和判决两个方面分析民族习惯法的司法适用。在民事判决领域主要是将民族习惯法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经验法则、法律论证的理由方面进行论证。刑事判决领域主要是从犯罪论体系中的违法性和有责性出发,在定罪和量刑两个方面引入民族习惯法。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 冲突 原则 司法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1;D92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
  • 一、民族习惯法的概述11-26
  • (一) 民族习惯法的概念、特征、内容11-19
  • 1、民族习惯法的概念12-13
  • 2、民族习惯法的特征13-15
  • 3、民族习惯法的内容15-19
  • (二) 民族习惯法的源起、发展与功能19-26
  • 1、民族习惯法的源起19-22
  • 2、民族习惯法的发展22-23
  • 3、民族习惯法的功能23-26
  • 二、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的分析26-32
  • (一)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的表现26-29
  • 1、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一致性26-27
  • 2、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27-29
  • (二)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发生冲突的原因29-32
  • 1、民族习惯法的地方性特色与国家法的统一性之间的冲突29-30
  • 2、国家法律的供给与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30
  • 3、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文化背景及价值理念之间的冲突30-32
  • 三、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2-43
  • (一) 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中适用的理论支持32-36
  • 1、自生自发秩序理论32-33
  • 2、成文法之局限性33-34
  • 3、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司法方法考量34-36
  • (二) 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中适用的法律依据36-38
  • 1、法律依据36-38
  • 2、法律空间38
  • (三) 民族习惯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司法中适用的现实基础38-43
  • 1、群众的高度认同39
  • 2、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求39-40
  • 3、良好的社会效果40-41
  • 4、审判实践中的检验和证明41-43
  • 四、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原则及技术路径43-63
  • (一) 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原则43-44
  • (二) 民族习惯法司法适用的技术路径44-63
  • 1、诉讼调解领域44-49
  • 2、民事裁判领域49-53
  • 3、刑事裁判领域53-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成;法律推理模式的理性构建[J];法商研究;2002年04期

2 董淳锷;陈胜蓝;;放宽法律的视野:民俗习惯在我国审判中运用的现状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6期

3 刘晓明;论民族习惯法之社会功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王林敏;;送法下乡与民族习惯法的变迁——以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为材料说明[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冉瑞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7年03期

6 韩牡丹;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效力[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02期

7 吴大华;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例[J];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8 于语和,戚阳阳;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之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范愉;;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田成有;;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与运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萍;论民间法的司法运用[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宏雁;法院调解中的民间法运用[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吴玫;善良风俗之司法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张志成;论民间习俗的司法运用[D];苏州大学;2007年

4 赵大权;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8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18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