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调节机制
本文关键词: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调节机制
【摘要】: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文明国家都十分关注的宪政问题,而如何解决地方与中央的权限争议,是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单一制国家,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何在保持国家统一前提下,平衡和调节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争议,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关注较早,许多国家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调节机制,而目前我国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机制还基本局限在立法调节领域,主要依靠单方面的行政干预手段。为此,近些年来如何将中央与地方关系纳入法治化轨道,如何完善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逐渐成为执政者和中国宪政领域法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引言部分,在“问题的提出”中通过分析中央与地方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中的博弈状况,透视出当代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权限争议且缺乏有效调节机制的现状,提出如何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将是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在“概念界定”中对文中涉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等概念特定含义进行了界定;在“研究综述”中分别对国内外学者在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领域中所做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分析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了本文学术增量之所在。 论文第一部分为“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之现状考察”。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首先通过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概括了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演进以及现行制度下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因“收权——放权”无序化造成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矛盾凸显并呈现不断深化与扭曲的新特点;之后,通过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解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找出现行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调节手段单一,主要依靠单项行政调节手段;法律调节仅局限在立法调节领域且发挥作用范围有限;争议调节机制不健全、现法治化程度不高等方面。最后通过进一步析,归纳出造成上述缺陷的原因在于: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不清,已有调节机制制度本身不健全,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司法调节机制缺位三项主要因素。 论文第二部分为“国外央地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主要模式及带来的启示”。笔者首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调节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主要模式以及在各自国家中的运行机制。通过对比,概括出发达国家调节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模式主要包括:普通司法系统调节模式、特殊司法系统调节模式、特设机构调节模式、普通司法系统与特设机构相结合调节模式、特殊司法系统与特设机构相结合调节模式五种类型。进一步类比可以看到,五种调节模式虽然在运行机制上表现出各自特点,但是在发挥作用的前提、发挥作用的形式等方面也呈现出许多共同之处。笔者通过分析不同国体下,不同调节模式存在的共性后认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完善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带来如下启示:第一,中央与地方权限在宪法或法律层面得以明确划分可以有效预防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产生,同时也是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第二,司法调节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主要手段,在不同调节模式下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文第三部分为“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如何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笔者在选择性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指出:规范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避免绝对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建立中央与地方沟通渠道;树立以法律调节机制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正确思路,是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的设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在全国人大下设宪法监督机构,完善立法调节机制;第二,在国务院下设行政权限争议裁决机构,优化行政调节机制;第三,通过机构、规则及程序三个方面的制度设计全面构建司法调节机制,促进争议调节机制的全面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中央 地方 权限争议 法律调节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1
- 引言11-18
- (一) 问题的提出11-13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4
- 1. 中央与地方关系13-14
- 2. 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14
- 3. 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14
- (三) 研究综述14-15
- 1. 国外研究现状14
- 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四) 本文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15-18
- 1. 研究价值15-16
- 2. 研究方法16-18
- 一、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之现状考察18-28
- (一) 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历史演进及现状18-20
- (二) 现行制度下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新特点20-23
- 1. 改革开放初期随意放权造成地方权力过大引发的央地矛盾凸显20-21
- 2. 非制度化的单方集权造成中央与地方矛盾深化与扭曲21-23
- (三) 现行制度下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现状23-25
- 1. 立法调节发挥作用的形式23-24
- 2. 行政调节发挥作用的形式24-25
- (四) 现行制度下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存在的问题25-28
- 1. 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过于原则对建立争议调节机制的影响25
- 2. 以中央为主导的单向调节机制带来的问题25
- 3. 立法调节机制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25-26
- 4. 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权限争议调节的弊端26
- 5. 司法调节机制在现行制度中的缺位26-28
- 二、国外央地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主要模式及带来的启示28-36
- (一) 国外央地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主要模式28-34
- 1. 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司法系统调节模式28-29
- 2. 以德国为代表的特殊司法系统调节模式29-32
- 3. 以日本为代表的特设机构调节模式32
- 4. 以法国为代表的特殊司法系统与特设机构相结合的调节模式32-33
- 5. 以英国为代表的普通司法系统与特设机构相结合的调节模式33-34
- (二) 国外构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34-36
- 三、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36-46
- (一)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调节机制的前提36-39
- 1. 规范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明确中央与地方权责范围36-37
- 2. 避免绝对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平衡中央与地方权力冲突37-38
- 3. 建立中央与地方沟通渠道,注重地方利益表达38-39
- 4. 树立以法律调节机制解决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正确思路39
- (二)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调节机制的主要对策39-42
- 1. 在全国人大下设宪法监督机构,完善立法调节机制39-41
- 2. 在国务院下设行政权限争议裁决机构,优化行政调节机制41-42
- 3. 全面构建司法调节机制,,促进争议调节机制的全面法治化进程42
- (三) 在我国全面构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司法调节机制的基本设想42-46
- 1. 争议处理机构的选择与设立42-44
- 2. 规则的制定与适用44-45
- 3. 程序的构建与规范45-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2
- 后记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荣;宏观调控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J];财经研究;1996年03期
2 章海珠;;论我国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司法解决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4期
3 高树勇;;论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争议的解决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4 熊文钊;论中国中央与地方府际权力关系的重构[J];河北法学;2005年09期
5 任广浩;;国家权力纵向配置的法治化选择——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为视角的分析[J];河北法学;2009年05期
6 魏红英;西方发达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点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7 上官丕亮;;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实践和理论误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陈文华;石绍斌;;论法治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刘海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10 薄贵利;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胡勇;[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国祥;从“铁本”事件看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我国中央和地方争端解决机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李星华;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4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2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