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修辞的宪法——宪法的另一种面相乃至宪法的另一种类型
本文关键词:作为政治修辞的宪法——宪法的另一种面相乃至宪法的另一种类型
【摘要】:宪法的政治修辞功能是其并行于人权保障、权力制约功能的另一面的功能,即观念形态上的政治正当性功能。宪法的政治修辞具体表现形态有:以专门条款确定国家符号,在宪法序言中诉诸普世价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以特定条款修饰制宪权,政治独白式的宣告或认定。因此,"宪法何为"便可归结为实践层面的政治规范与观念层面的政治修辞,这便是宪法的两种面相。宪法在功能上必有侧重,其到了极致处,则造成宪法的两种类型。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 政治修辞 政治正当性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无规范”的宪法叙述宪法学说上的一大争议,在于宪法兼具法律性与政治性。一种立场有意无意地淡去宪法的政治性,专注于宪法的法律性,实在的规范与制度遂在宪法学上凸显出来。诸如“司法者的宪法”的立论即是。另一种立场着意于宪法的政治性,其立意甚至到了主张“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琦;;作为符号形态与符号行为的法律——寻找另一种法理学的可能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建学;;制宪权与人权关系探源——以西耶斯的宪法人生为主线[J];法学家;2014年01期
2 王玎;;行政立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依授权立法和依职权立法[J];研究生法学;2013年06期
3 李菲;;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认同困境与学校德育变革[J];中国德育;2014年06期
4 秦文;郭强;;社会建设研究社会转型期公众精神生活的断裂样态及弥合路径——基于“现阶段我国公众精神生活水平调查数据”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5 张震;;“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名与实——以现行宪法文本为分析路径[J];北方法学;2014年05期
6 韩大元;;论审判独立原则的宪法功能[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1期
7 徐艺;;浅析沈从文作品中的民歌体裁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14年2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科;;政治修辞情景的一般特征——兼以9·11事件为例[J];江汉论坛;2008年03期
2 张云秀;;论法官的修辞[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3 汪捷宇;;浅谈翻译的修辞空间[J];法国研究;2012年02期
4 陆燕;;修辞情境与语言意义体系的建构[J];学理论;2010年33期
5 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讲法说理的意义及其艺术[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陈英;;政治修辞中的语言操纵:典故、借喻和隐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02期
7 谢晖;;论法律的逻辑命题与修辞命题——制度性修辞研究之四[J];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8 焦宝乾;;司法中的法律修辞:国内研究述评[J];法治研究;2012年01期
9 沈寨;;当权利成为一种修辞——对当下权利实践问题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谢晖;;法治预设与设问修辞——制度性修辞研究之三[J];文史哲;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勇卫;;简析酒语词语义的生成和修辞认知[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邵志洪;;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美国俄勒冈大学罗伯特·柯拉克荣誉学院院长、教授 大卫·弗兰克 编译 陈汝东 惠东坡;国家修辞:中国形象塑造的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美国俄勒冈大学 大卫·弗兰克;国家修辞的核心是说服而非武力[N];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云;作为解构策略的修辞[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瑜;翻译的修辞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微;保罗·德曼修辞批评的洞见与盲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海燕;修辞性条件句的多视角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马桂芳;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于克燕;修辞手段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娟;西方修辞视角下的迪斯尼乐园[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林心愉;“以反修辞之名行修辞之实”对美国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解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泓;易中天现象:大众传媒与知识分子的修辞合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悦;政治演讲中的修辞情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陈姗姗;修辞叙事交流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潘巍;直销中劝服话语的修辞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5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9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