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方法论与宪法学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17-09-21 14:21

  本文关键词:方法论与宪法学的中国化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方法论 宪法释义学 宪法虚无主义 法律实证主义


【摘要】:方法论是一个宪法问题,反映了对待宪法文本及实定宪法规范效力的态度,充满了自然法、分析实证法、法社会学等方法之间的紧张。这既需要厘清政治与法律的界限,也需要在诸法学方法之间确立适度的分野。自然法和法社会学流行的另一面既是宪法虚无主义的泛滥,也是法律实证主义的缺席;在宪法之外通过抽象原则寻求宪法精神反映了对实定宪法文本的漠视乃至轻视,注定建立在宪法信仰与有效性前提下通过解释寻求宪法含义谋求宪法发展的宪法释义学难以成立。因之,超越方法论,实现宪法的本土叙事是克服方法论偏颇的唯一选择,俾使一切宪法问题树立于宪法文本之上,确立忠实于宪法的规范自觉,这是法治社会的要义。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宪法方法论 宪法释义学 宪法虚无主义 法律实证主义
【分类号】:D921
【正文快照】: 引言:方法论的偏颇作为一种学术现象,以三权分立而非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前提阐释我国宪法现实,已经严重阻滞和削弱了宪法理论的本土化及其解释力量。其方法论特征表现为:首先,将特定语境下的宪法概念作为普遍标准分析衡量我国实践,进而对我国宪法理论与制度予以批判和否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贤君;;宪法释义学与宪法体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郑贤君;;如何对待宪法文本——法律实证主义与社会实证主义宪法学之争[J];浙江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国;;西方自由与权利的合法性来源与存在样态——从古典到现代的历史考察[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2 孙翱翔;;司法审查与民主——以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为考察对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史华松;;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再探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4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自然法与制衡分权学说[J];研究生法学;2008年06期

5 林华;;在神话与现实之间: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法律论证逻辑的再解读——兼论司法审查主体的可多元化[J];研究生法学;2009年01期

6 王从峰;;一种全新的司法审查理论策略:最低限度主义——解读《就事论事——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06期

7 郑贤君;;宪法文本分析:一种解释方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季金华;;历史与逻辑:司法审查的制度化机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顾佳;;司法审查正当性新的证成路径及其困难——为使《民主与不信任》更好地进入中国语境而作[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10 刘练军;;司法审查之思想源流与制度预设——论美国制宪会议有关司法审查的辩论[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黄豹;侦查构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程乃胜;基督教文化与近代西方宪政理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咏梅;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黄先雄;司法谦抑论[D];湘潭大学;2007年

8 陈友清;1997-2007:一国两制法治实践的法理学观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熊静波,郑远民;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变奏——以美国宪法裁判为中心的一个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2 郑贤君;;社会宪法与社会法——公私法融合之一箭双雕[J];浙江学刊;2008年02期

3 韩大元;林来梵;郑磊;;宪法解释学与规范宪法学的对话[J];浙江学刊;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2 杨海坤,上官丕亮;宪法法部门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3 王学栋;论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姜峰;论我国宪法中人权条款的直接效力[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秦前红;论宪法变迁[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6 杜承铭;论宪法的弹性机制[J];河北法学;2001年03期

7 任兆银;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宪法变革轨迹及其启示[J];学术探索;2001年06期

8 李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性质:宪法的特别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2年02期

10 周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解释案例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7 蔡定剑;宪法就是拿来用的[N];南方周末;2008年

8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胡锦光;宪法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N];人民法院报;2012年

9 王石川;“向宪法宣誓”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工人日报;2014年

10 王石川;“宪法宣誓制度”获赞最多的民意脉动[N];济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8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赵坤;论英国宪法惯例的法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春鹏;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意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超群;试论宪法思维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修铁;论对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于广丹;美国宪法解释的创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田川;我国宪法解释制度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黄钰晶;从宪法变迁看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亮明;劳动权的宪法解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阳红伟;中国宪法惯例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5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895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