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19:11

  本文关键词: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大执法检查 程序化 关键 原则 措施


【摘要】: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神圣职权。人大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矫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行为,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衔接立法清理和完善的使命。人大执法检查是中国地方人大在探索监督方式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产物,没有先例和西方先进经验可资借鉴。人大整个执法检查的程序既是检查“一府两院”执行、适用法律、法规的过程,也是审视和修正法律法规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示人大本身工作作风和所起作用的过程,其能否取得实效直接影响到人大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权威。经历了三十年的实践,尤其是监督法的出台,人大执法检查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日常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了监督法和各地关于贯彻实施监督法的办法、条例、议事规则对监督法规定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各地在开展检查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以及现行法律规范较为原则化,致使执法检查存在随意性大、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夸成绩避问题、重过程轻实效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增强人大执法检查的实效性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本文以人大执法检查的程序运作为切入点,以实现人大执法检查的程序化为归宿,探讨程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原则和具体的措施,以期为以后的人大执法检查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来讲,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人大执法检查的含义和特征;接着通过与西方比较、现行法律的规定、现实情况进而提出检查的理论、法律、现实三个依据;然后将其与立法后评估、行政执法监督、检察监督比较分析得出人大执法检查的不可替代性;再次指出人大执法检查的作用;最后客观展示了人大执法检查的历史发展进程。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人大执法检查从制定执法检查计划直到审议和落实阶段的现状;然后分析人大执法检查程序中的五大问题:选题程序不科学,人员选拔程序缺乏,检查保障程序缺位,检查委托程序空白,检查监督程序缺失。第三部分主要谈论了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含义和意义之所在,为后来的程序化措施奠定基调。第四部分先讨论实现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关键点在于统一思想认识;其次提出实现程序化的原则,主要有程序公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程序公正原则,以此提供理论方向;最后探讨实现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细化选题程序,构建人员选拔程序,构建检查保障程序,构建委托检查程序和检查监督程序。望这些措施能为今后的人大执法检查理论研究与实际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建设法治中国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人大执法检查 程序化 关键 原则 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3
  • 一、人大执法检查概述13-30
  • (一) 人大执法检查的概念13-24
  • 1. 人大执法检查的含义13-16
  • 2. 人大执法检查的依据16-21
  • 3. 人大执法检查与相关概念的比较21-24
  • (二) 人大执法检查的作用24-26
  • 1. 树立人大权威24
  • 2. 保障法律实施24-25
  • 3. 完善法律体系25-26
  • (三) 人大执法检查的发展进程26-30
  • 1. 人大执法检查的起步探索阶段(1983年—1993年前)26-27
  • 2. 人大执法检查的初步规范阶段(1933年—2000年前)27-28
  • 3. 人大执法检查的深入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28-30
  • 二、人大执法检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30-41
  • (一) 人大执法检查的现状30-33
  • 1. 制定执法检查计划阶段30-31
  • 2. 组建执法检查组阶段31
  • 3. 执法检查计划的实施阶段31
  • 4. 执法检查报告拟定阶段31-32
  • 5. 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和落实阶段32-33
  •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33-41
  • 1. 选题程序不科学33-34
  • 2. 人员选拔程序缺乏34-36
  • 3. 检查保障程序缺位36-38
  • 4. 检查委托程序空白38-39
  • 5. 检查监督程序缺失39-41
  • 三、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及其意义41-45
  • (一)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含义41-42
  •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意义42-45
  • 1. 可以防范人大执法检查的随意性43
  • 2. 可以提高人大执法检查的科学性43
  • 3. 可以增强人大执法检查的实效性43-45
  • 四、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实现45-57
  • (一) 实现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前提45
  • (二)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应确立的原则45-47
  • 1. 程序公开原则46
  • 2. 公众参与原则46-47
  • 3. 程序公正原则47
  • (三) 人大执法检查程序化的措施47-57
  • 1. 细化选题程序48-50
  • 2. 重构人员选拔程序50-53
  • 3. 构建检查保障程序53-54
  • 4. 构建委托检查程序54
  • 5. 构建检查监督程序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彦;;执法检查:立法程序外完善法律的制度途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朱勇勇;;探讨程序公正之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3 梁华;;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应坚持的原则[J];楚天主人;1997年12期

4 陈珍珠;;执法检查要做到五个“结合”[J];楚天主人;2011年05期

5 王爱琦;王寿林;;实现政协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J];新视野;2010年02期

6 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政法论坛;2004年06期

7 崔英楠;;人大执法检查与法律体系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韩大元;;专题询问让人大监督更有力[J];中国人大;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943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43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