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作为社会整合的宪法解释——以宪法变迁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7-09-29 20:27

  本文关键词:作为社会整合的宪法解释——以宪法变迁为切入点


  更多相关文章: 宪法变迁 宪法解释 社会转型 社会整合 宪法文本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宪法规定与宪法现实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需要面临宪法变迁的问题,而宪法变迁亦为宪法学提出了挑战,即宪法应如何保持与社会现实的"结构相适性",而又不失其安定性的特质。应对宪法变迁问题,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宪法解释,而当代价值多元主义的背景亦要求宪法解释任务的转变,即不再以客观和"唯一正确"为目标,而是致力于追求社会价值的整合,即在统一的宪法价值前提下保证宪法中可能冲突的各种价值能够共存于宪法的统一性当中。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宪法变迁 宪法解释 社会转型 社会整合 宪法文本
【分类号】:D911
【正文快照】: 一、宪法变迁:文本与现实的不一致凡面临社会转型,宪法的命运通常多舛。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通常更为剧烈,因此便为法秩序及宪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法秩序如何回应社会的剧烈变动,而又不失其安定性。①19、20世纪之交,德国著名的国家法学大师耶利内克(Jellinek)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大元;宪法变迁理论评析[J];法学评论;1997年04期

2 韩大元;社会变革与宪法的社会适应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J];法学;1997年05期

3 李忠夏;;中国宪法学方法论反思[J];法学研究;2011年02期

4 林来梵;规范宪法的条件和宪法规范的变动[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5 刘飞;;宪法解释的规则综合模式与结果取向——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中心的宪法解释方法考察[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6 苏力;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杨锦炎;;论诉讼证明对象——以法律方法论为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青;翁焱;;论法律漏洞及其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朱孔武;;民营经济发展与宪法改革模式的选择[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9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10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立政;不当得利返还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郑贤君;;宪法解释是政治法律化的基本途径——兼议司法释宪的形式化特征[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3 张翔;韩大元;;宪法文本研究的自觉与反思[J];法学家;2008年01期

4 李忠夏;;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J];法学家;2009年05期

5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6 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7 顾培东;;中国法治的自主型进路[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8 林来梵;翟国强;;宪法学思考中的事实与价值——有关宪法学的一个哲学话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10 范进学;;对话商谈与方法多元——论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健;宪法变迁模式与宪政秩序的塑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张晓磊;陈一远;;美国宪法解释片论——读《美国宪法判例与解释》[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3 范进学;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4 张伟;;现代宪法的变迁与互动模式 读《现代宪法》[J];博览群书;2007年12期

5 王锴;;宪法变迁:一个事实与规范之间的概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马岭;;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刘国;;论宪法文本及其变迁方式[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夏泽祥,施嵩;何谓宪法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刘一纯;宪法稳定性与宪法变动[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商继政;刘鹏;;论宪法文本中公民基本权利变迁[J];理论与改革;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李升军;;如何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范珍;;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宪法审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兼论成立国家人权委员会的可能性[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潘伟杰;;论宪法修改、宪政秩序与中国人权的发展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丛虎;;论对行政机关实施宪法平等权分类的审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云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郭婧;;刍议改革开放30年民族法制建设的成就与挑战[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璨;社会变迁与中国宪法之治[N];法制日报;2005年

2 顾元;西方国家的宪法解释机制[N];学习时报;2000年

3 申欣旺;法律冲突呼唤对宪法解释的研究[N];法制日报;2008年

4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 林来梵;宪法解释学的“可能”[N];法制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李新会;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重要保障[N];法制日报;2002年

6 王颖颖;解禁集体自卫权触动和平宪法[N];法制日报;2007年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全喜;尘世间,一颗伟大的心灵离去了[N];经济观察报;2010年

8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有n0;“人民”在哪里[N];法制日报;2008年

10 张树义;树立控权观念[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洪伦;论美国宪法原意主义方法论之争[D];山东大学;2012年

2 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茂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6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侯学宾;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10 李秀群;宪法基本权利水平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广丹;美国宪法解释的创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尹飞飞;论惠尔的现代宪法观[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宋寒;新中国宪法变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岳超;当代中国宪法的变迁[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5 张慧霞;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与协调[D];武汉大学;2005年

6 蔡飞;走向平等的选举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卫霄远;法律的适应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周s,

本文编号:944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944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