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刑法解释的种类_《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9 07:32

  本文关键词: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政法大学》 2010年

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

曹旭  

【摘要】: 刑法适用的生命在于刑法解释。刑法解释的目标是获得最合法且合理的解释结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客观上对刑法解释的需求更为紧迫。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视点主要放在审判领域内的刑法解释。提出刑法解释主要是由司法人员在刑法适用过程中进行。并分别从我国的政治体制、刑法思想以及社会发展变化和成文法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加以探讨,并从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的刑法适用过程中的法律推理过程来探讨刑法解释的必要性。刑法解释的目标是发现刑法文本客观的含义,是为个案寻找最合法且合理的解释,因此解释者在刑法解释时,不能拘泥于立法原意,也不能严格遵循刑法用语文字的字面含义,而是要心中怀着正义的理念,在刑法用语可能的含义范围内进行解释,在法律规范和个案具体情况之间寻找最合适于个案的解释。一个成功的刑法解释结论的得出离不开正确的刑法解释方法,而对刑法进行解释应该坚持文义解释优先适用,在文义解释无法得出合适的解释结论时,运用论理解释的方法进行解释,而刑法解释结论最终要符合刑法保护法益的目的、符合正义的理念、符合特定时刻特定区域内一般大众普遍具有的“常识、常理、常情”的价值观。 文章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简单案件和疑难案件刑法适用过程中法律推理过程的分析,探讨了刑法解释对于个案刑法适用的必要性。在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不论是简单案件还是疑难案件,都少不了法律推理的重要作用,但是司法绝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问题,而是具有价值判断的属性。司法是面对个案的,需要将刑法规范适用到具体案件之中,因此,刑事司法需要建构个案裁判机制,而这其中必然存在对刑法的解释和理解。 第二部分阐述了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阐述了刑法解释应该是形式和实质的融合。罪刑法定原则形式的侧面要求法律主义,即要按照刑法的规定严格司法,旨在实现整体正义,限制司法擅断;而罪刑法定原则实质的侧面则要求司法应该面对现实,把目光面向个案,通过发挥司法的积极能动作用实现个案的正义。因此在遵循刑法罪刑法定主义的原则之下,刑法解释应该是兼取二者的优点,回避二者的不足,那就是要求司法人员在面对刑事个案的时候,应该以正义的理念为指导,在刑法解释的界限上不能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即在刑法用语可能的文义范围内进行解释,这样就是先了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的融合。这样的解释结论,既符合个案的实质正义,也因为经受了社会公众“常识、常理、常情”的是非观的检阅,具有可接受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达成了整体上的正义。 第三部分论述了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刑法解释具体方法的选择的探讨,认为刑法解释应该是在正义理念的指导下各种方法的互相印证。本部分通过列举了刑法解释的各种解释方法,认为刑法解释应该是在正义性、法的安定性、合目的性和法制统一原则的指导下,各种解释方法的相互适用。而解释的结果应该符合刑法整体性的要求,也要符合刑法目的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刑法解释要符合正义的标准。 第四部分讲述了刑法解释的证立。所谓证立就是指刑法的适用和刑法的解释的合理性需要通过充分的法律对话、法律论证加以证明。本部分通过说明法律论证对于刑事案件的审判、刑法的适用和刑法解释获得合理的、可接受的结论的重要作用,探讨刑法适用过程中,应当是司法人员和案件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广泛参与到司法中来,提出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论证,从而使得法官可以基于各方的意见,做出合理的案件裁判结论。结论的获得,还应将法官的论证理由(即裁判理由)通过裁判文书表现出来,从而可以经受大众的检阅。文章的最后通过前面对于刑事司法中适用刑法的相关探讨,认为现在以培养法律职业者为目标的法学教育应该将传授法学专业知识、培养法学专业思维和良心教育结合起来,把良心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4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刑法解释的必要性12-30
  • (一) 构建个案裁判规则要求对刑法进行解释13-26
  • 1. 对简单案件刑法适用过程的探讨15-24
  • 2. 对疑难案件刑法适用过程的探讨24-26
  • (二) 刑法解释必要性的理论依据26-30
  • 1. 刑法解释的必要性是“解释”概念的内涵所在26-28
  • 2. 从法律解释的成因看刑法解释的必要性28-30
  • 二、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30-42
  • (一) 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解释30-38
  • 1.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30-32
  • 2. 罪刑法定原则的两个侧面——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32-33
  • 3. 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侧面与刑法解释33-35
  • 4. 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与刑法解释35
  • 5. 形式侧面和实质侧面对立统一下的刑法解释35-38
  • (二) 刑法解释正当性的判断标准38-40
  • (三) 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40-42
  • 1. 正义性原则40-41
  • 2. 安定性原则41
  • 3. 合目的性原则41-42
  • 4. 法制统一原则42
  • 三、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42-49
  • (一) 刑法解释方法的种类43-46
  • 1. 文义解释43
  • 2. 体系解释43-44
  • 3. 历史解释(主观目的解释方法)44
  • 4. 目的解释(客观目的解释方法)44-46
  • 5. 当然解释46
  • 6. 反对解释46
  • (二) 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46-49
  • 1. 关于法律解释方法选择的观点考察47
  • 2. 刑法解释方法应有的位阶关系47-49
  • 四、刑法解释的证立49-55
  • (一) 法律论证的概念49-50
  • (二) 法律论证对于刑法解释的作用50-52
  • 1. 三段论推理的有限性决定刑法解释需要法律论证51
  • 2. 刑法适用的合理性需要法律论证加以说明51-52
  • 3. 法律论证保证获得合理判决结论的获得52
  • (三) 法律论证理论下获得合理的刑法解释的方法52-55
  • 1. 建构参与机制,实现充分对话52-53
  • 2. 公开判决理由53
  • 3. 强化法学教育,整合专业知识、法学思维和良心教育53-55
  • 结语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东;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解释方法及位阶关系[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虎;对刑法解释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葛洪义;试论法律论证的源流与旨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齐文远;苏彩霞;;犯罪构成符合性判断的价值属性辩正[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张明楷;刑法理念与刑法解释[J];法学杂志;2004年04期

    5 陈兴良;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J];法学;1995年05期

    6 刘守芬,房树新;论法官为刑法解释的应然主体[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金钊;法律论证及其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何秉松;杨艳霞;;论刑法解释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5期

    9 周光权;论刑法的公众认同[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10 张明楷;;刑法解释理念[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尹春丽;;论中国法制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王继军;;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刘艳芳;于恒强;;民事执行的司法性质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8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9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10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陈小君;高飞;李俊;;地权纠纷中的法律救济——村庄合并中的农地权属纠纷救济的理想与现实[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志军;;刑法司法解释应坚持反对类推解释原则[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桑本谦;法律解释的困境[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3 陈兴良;刑法教义学方法论[J];法学研究;2005年02期

    4 曲新久;论个人自由的刑法保护与保障[J];政法论坛;1999年05期

    5 张智辉;论刑法理性[J];中国法学;2005年01期

    6 苏彩霞;;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J];中国法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程 啸;[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李希慧 邱帅萍;[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琪;刑法解释方法论[D];山东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成;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苏彩霞;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司法认定与立法完善[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3 王平;论我国刑法解释的有效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张明楷;;案件事实的认定方法[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5 陈兴良;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J];法学;1995年05期

    6 易军;对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事实判断说”的质疑[J];法学;2004年09期

    7 刘晓莉;刑法解释的主体[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储槐植,张永红;善待社会危害性观念——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说起[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9 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J];法学研究;2004年01期

    10 苏彩霞;;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琪,郭开元;寻求刑法解释的客观性[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吴丙新;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的冲突[J];法学论坛;2001年05期

    3 时延安,阴建峰,廖万里;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3年06期

    4 张红艳;论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刘勇;中外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吴情树;;放宽刑法的视界——评刘仁文研究员新著《刑法的结构与视野》[J];人民检察;2010年17期

    7 陈曦;;刑法解释的理念与完善[J];企业导报;2011年03期

    8 李希慧;论刑法的解释功能[J];现代法学;1994年05期

    9 黄永明;浅议罪刑法定——兼议刑法解释[J];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周振晓;狭义刑法解释若干问题探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李希慧 邱帅萍;[N];检察日报;2010年

    2 最高人民法院 方文军;[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李国如 张兴如;[N];检察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裴智勇;[N];人民日报;2002年

    5 吴 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沈海平;[N];检察日报;2003年

    7 刘仁文;[N];检察日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秉志;[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于志刚;[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时延安;[N];法制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希慧;刑法解释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2 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4 龚培华;刑法法条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太宁;宪政视野下的刑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蒋涛;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袁林;人本主义刑法解释范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凯石;刑法适用解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怯帅卫;定罪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慧;刑法解释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2 曹旭;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连春;论刑法解释的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蔡丽娜;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高佳庚;论我国刑法解释之完善[D];山东大学;2013年

    6 谷立民;我国刑法解释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7 刘静;论刑法解释的理念和方法[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璟洋;论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孙磊;论刑法解释的限度[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刘刚;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13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