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教师惩戒行为之刑法规制--一个比较法视野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8 18:29

  本文关键词:教师惩戒行为之刑法规制--一个比较法视野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惩戒行为 教育特性 正当化事由


【摘要】:目前,我国教师惩戒行为与一般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模式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相比而言,德日英美等国更加注重对教育特性的尊重和社会相当性理论的运用。其中,部分国家甚至将教师惩戒行为认定为正当化事由。具体而言,这些国家主要是通过教育立法明确教师惩戒行为,并确立应当遵守的原则、方式、程序和限度等,进而借助相关教育规范保障刑法适用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为此,我国教师惩戒行为刑法规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借鉴和完善:注重教育特性的考量,以基本教育原理和指引为前提;加强教育立法,明确刑法的介入限度;引入正当化事由,平衡学生权利与教育秩序的关系。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教师惩戒行为 教育特性 正当化事由
【基金】: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师惩戒行为研究:以刑法为中心”(2015-QN-115) 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项目“共青团协同治理校园欺凌创新研究”(2016LX158)
【分类号】:D912.1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虐童”、“弑师”、“学生跳楼”案件更是引发了公众对教师惩戒问题的广泛关注。教师惩戒的主要宗旨是教育学生。而刑法的主要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在教师惩戒的本原意义上,教师惩戒行为与刑法一般不会产生关联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开华;;美、德两国教育惩戒立法的比较与启示[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吴亮;;论美国的校园安全治理及其合法限度[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肖君拥;;禁止体罚儿童的国际法律规定与国内法律实施——以家庭内体罚儿童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4 孟卫青;刘飞燕;;五个国家体罚立法的比较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6期

5 余雅风;蔡海龙;;论学校惩戒权及其法律规制[J];教育学报;2009年01期

6 刘杭玲,苏正旺;中小学校体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殿兵;杨新晓;;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校园安全举措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年02期

2 宋今;;以反家庭暴力法为视角观中国儿童人权的保护[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雷小欣;;浅议域外模式对我国校园警务及校园暴力治理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6年33期

4 程莹;;教师惩戒行为之刑法规制--一个比较法视野的考察[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5 祁占勇;陈鹏;;中国教育法学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6 张娟;;教师职务侵权及其侵权责任研究[J];亚太教育;2016年15期

7 栾怡倩;何姣;郑韵;;幼儿园儿童权利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06期

8 郑韵;栾怡倩;;我国大陆地区的幼儿园儿童权利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台湾地区为鉴[J];法制与社会;2016年06期

9 罗永义;仇军;;基于惩戒教育理论的体育惩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10 吴涛;许华山;;高校考试作弊惩戒的法治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亮;;论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惩戒权的司法监督[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吴开华;;教育惩戒合法化:原则、要求及其保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4期

3 申素平,李瑞玲;法治视野中的学校惩戒制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10期

4 贺颖清;儿童体罚问题研究——保护儿童人身完整性的国际人权法基础[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6期

5 杨光富;韩国2002年教育改革的三大热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6 王雪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下)[J];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7 周佑勇;西方两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比较[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4期

8 吴万得;德日两国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之探讨[J];政法论坛;2001年05期

9 刘焱;儿童权利保护:问题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骏;;执行命令之行为的刑法含义[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郑丽萍;于晓楠;;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探讨[J];法治研究;2011年10期

3 王骏;;正当化事由的刑民关系初探[J];法治研究;2013年11期

4 孙道萃;黄帅燕;;从程序法角度看正当化事由的出罪机制[J];东南司法评论;2012年00期

5 郑泽善;;论正当化事由错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李莉;;试论犯罪构成与正当化事由[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陈檬;;正当化事由体系地位初探——以对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为切入[J];刑事法评论;2007年02期

8 孙道萃;;犯罪构成与正当化事由的体系契合:学说、视角、立场与路径[J];刑法论丛;2012年01期

9 刘胜;;浅论义务冲突[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4期

10 孙道萃;;犯罪构成与正当化事由的体系契合[J];研究生法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黄京平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 蒋熙辉;依法令行为与义务冲突的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副主任 王岳;医生急救决定权应走出模糊地带[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骏;刑法中的正当化事由基本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贝贝;竞技体育致害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2 谢亚南;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的“不能说明来源”[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佩;正当化事由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冷翠玲;正当化事由中的法令行为[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6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056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b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