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23:36

  本文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赔偿主体 赔偿范围 优者危险负担原则


【摘要】:随着1886年世界上第一部内燃机汽车的启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道路交通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机动车的迅速普及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据统计仅在20世纪这百年中,交通事故就带走了2585万人的生命,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在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从1978年的19096人开始就在不断地逐年成倍增长。对此而言,对于控制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对于事故发生后受害方的损害赔偿问题,也是应当加以明确规范的。在我国,有《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了一定的构建。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交通事故案例层出不穷种类繁多,而导致虽现有损害赔偿架构较为完善但实践操作时常不免捉襟见肘。以致往往在具体案件中,当事双方责任不清,赔偿保障不到位,进而不但使受害方雪上加霜,也使赔偿义务方责任过重。例如在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事故无法及时有效的认定责任时,赔偿的义务方及其赔偿责任的程度上尚无统一的认定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规范的必要。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法制建设的进程,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所存在的相关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概念进行阐述,从整体上、理论上进行研究。其次,在第二、第三部分,文章通过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认定、赔偿范围的认定及二者实践中所出现的相关复杂疑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求在合理有效的前提下达到对事故双方公平公正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后,在文章的第四部分,通过对“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阐释及对其合理有效适用方式的介绍,以求对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难以认定责任时如何进行赔偿有所裨益。
【关键词】: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赔偿主体 赔偿范围 优者危险负担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概论11-23
  •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概述11-16
  • (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11-13
  •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13-14
  • (三)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区别14-16
  •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16-20
  •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16-18
  •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18-20
  • 三、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法理基础20-23
  • (一)报偿责任理论20
  • (二)危险控制理论20-21
  • (三)危险分担理论21
  • (四)法经济学理论21-22
  • (五)损失补偿说(保护弱者说)22-23
  •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认定23-35
  •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概念23
  • 二、比较法视野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23-25
  • (一)德国与日本的认定标准24-25
  • (二)法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认定标准25
  •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相关规定25-27
  • (一)《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26
  • (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26-27
  •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27
  • 四、几种特殊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认定问题27-35
  • (一)盗窃、抢夺或抢劫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确定27-28
  • (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确定28-30
  • (三)出租、出借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确定30-32
  • (四)机动车未过户转让造成交通事故损害他人的赔偿主体确认32-33
  • (五)拼装车、报废车转让后发生交通事故损害他人的赔偿主体确认33-35
  •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认定35-45
  •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概念35
  • 二、两大法系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认定标准35-36
  • (一)大陆法系的完全赔偿主义35-36
  • (二)英美法系的限制赔偿主义36
  •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的认定标准36-39
  • (一)人身损害赔偿37-38
  • (二)财产损害赔偿38
  • (三)精神损害赔偿38-39
  • 四、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范围的几个争议问题39-45
  • (一)关于人身损害赔偿中死亡赔偿金应否统一的问题39-40
  • (二)交强险中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问题40-41
  •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上的精神损害问题41-42
  • (四)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几个问题42-45
  • 第四章 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45-52
  • 一、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概述45-47
  • (一)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概念45
  • (二)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域外考察45-46
  • (三)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理论基础46-47
  • 二、优者危险负担原则的适用47-50
  • (一)适用范围48
  • (二)适用方式48-49
  • (三)比例认定49-50
  • 三、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同现行法律的关系50-52
  • (一)优者危险负担原则与《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的关系50-51
  • (二)优者危险负担原则与过失相抵原则的相关问题51-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5
  • 个人简历55-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文莉;袁坦中;;论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J];云梦学刊;2010年01期

2 周健;刘胜洲;;此案赔偿主体如何确定[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3 侯玉花;;我国现行矿难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徐青松;;试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后赔偿主体的认定[J];药学实践杂志;2013年01期

5 ;谁为赔偿主体[J];观察与思考;1999年11期

6 王小波;;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略论[J];社会科学家;2008年07期

7 李慧铭;苏福;;国家赔偿主体一体化运行机制之弊端及改进[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陈晋胜,付双龙;警察违规的法律责任由谁承担——责任转移制度是否为雇工的救世主?[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叶前;广州:井盖设施缺失伤人,有“主”可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苏晓昕;低压触电赔偿主体的确定[N];江苏经济报;2013年

3 娄志华;谁是赔偿主体?[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刘焰华;同一事件中民事赔偿主体与行政赔偿主体的责任划分[N];市场报;2001年

5 北京市瑞中律师事务所 刘铁;交通事故保险赔偿 赔偿主体[N];中国保险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亦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5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15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