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救助的精准实施——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执行机制创新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1-02 03:00
本文关键词:论社会救助的精准实施——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执行机制创新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救助 精准实施 公民权利 政府责任 社会参与
【摘要】:社会救助的精准实施是公共治理运行方式与脱贫攻坚目标体系的有机结合,强调以主体规范为调整重心,充分结合公民、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各自行为规范以及责任规范的特殊性,以社会救助相关法规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来保障我国贫困治理的高效、全面和可持续。公民救助权利的精准保障应当从提升贫困认定标准的全面性、对象识别程序的准确性以及救助措施的回应性三个平衡维度着手。国家权力垄断性管理走向行政服务与社会自治共存,社会救助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要求调整政府间救助给付责任关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整体性制约,提升救助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也应当通过适当的法律激励机制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精准实施 公民权利 政府责任 社会参与
【分类号】:D632.1;D922.182.3
【正文快照】: 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制度从规范的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在法治环境下,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更是将社会救助法律法规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对相应主体关系以及主体行为的调整中的中介机制”[1]。社会救助的实施是指社会救助相关法律法规自公布后在社会中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其相应主体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琦;;公共服务社会化及其风险[J];行政论坛;2006年02期
2 郑敬蓉;;公共产品视角下校车安全保障的政府责任——兼评《校车安全条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3 夏光育;;对“公共服务”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0年14期
4 娄宇;;论孤儿保障制度中的国家辅助性原则——由兰考县民办收养所大火事故想到的[J];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3年02期
5 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J];理论前沿;2007年14期
6 刘慧;;构建社会救助的长效机制[J];理论前沿;2008年22期
7 李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府责任定位分析[J];时代金融;2014年14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涧;贺卓s,
本文编号:1129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12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