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瑕疵的自然补正
本文关键词:行政行为瑕疵的自然补正 出处:《法学评论》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行政行为瑕疵除了可以通过人的有意识行为补正外,还存在嗣后事实或法律状态变化使其自然补正的情形。自然补正符合实质正义的价值追求,是对形式正义的纠偏和修正,契合实质法治的理念和治理模式。自然补正可以适用于具有轻微程序瑕疵的行政行为,包括授益行政行为和负担行政行为。对于违反非实质性实体要件的行政行为,从保护相对人权益角度考虑,负担行政行为一般不能自然补正,授益行政行为可以自然补正。《行政许可司法解释》第10条体现了授益行政行为瑕疵自然补正的一般规律,可以类推适用于行政许可以外的其他授益行为。
[Abstract]:In addition to the administrative act defects can be corrected through conscious behavior, there is a subsequent fact or legal state change to make its natural correction. Natural corre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value of the pursuit of substantive justice. It is the correction and revision of formal justice,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Natural correction can be applied to administrative acts with minor procedural flaws. It includes the administrative act of granting benefit and the administrative act of burden. For the administrative act that violates the non-substantive substantive elements, from the angle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relative party, the administrative act of burden can not be corrected naturally. Article 10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embodies the general law of natural correction of defects in the administrative act of granting interest,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acts of granting interest other than administrative license.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严密法治监督视野下不当行政行为救济制度研究(编号15SFB2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1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家伟;;论行政审判制度的实质法治化转型[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2 陈金钊;;魅力法治所衍生的苦恋——对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思维方向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陈金钊;;实质法治思维路径的风险及其矫正[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4 张峰振;;授权依据瑕疵行政行为的立法追认[J];政治与法律;2012年03期
5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车传波;;综合法治论——兼评形式法治论与实质法治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7期
7 王仲;;结婚年龄之制约性条件研究——平均初婚年龄为什么推迟了[J];西北人口;2010年01期
8 张峰振;;违法行政行为补正的概念厘定与制度展开——从《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164条谈起[J];政治与法律;2009年12期
9 朱新力;唐明良;;法治政府建设的二维结构——合法性、最佳性及其互动[J];浙江学刊;2009年06期
10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云;;基于个体购房迁居的城乡与城城分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7期
2 张峰振;;行政行为瑕疵的自然补正[J];法学评论;2016年04期
3 钟荣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实践路径[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3期
4 朱国良;;论法治思维及其价值[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刘卉;;我国司法话语权的语境困惑及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6 张成松;;税收规范性文件的正当性研究:以司法审查为中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02期
7 邱文弦;;孟加拉湾划界案对我国未来海域划界之启示[J];法学评论;2016年02期
8 章志远;;法治政府建设的三重根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精神解读[J];法治研究;2016年02期
9 夏圣平;;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比较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0 朱政;;法律方法如何守护法治[J];宜宾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J];领导文萃;2012年08期
2 沈阳;;法治,抑或是民主?——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J];领导文萃;2012年07期
3 吴敬琏;;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严重危险是权贵资本主义[J];领导文萃;2012年07期
4 伍德志;;欲拒还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社会系统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5 江必新;;论实质法治主义背景下的司法审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陈凤芝;;“法治之德”的价值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强梅梅;;论真正的公民不服从者——理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J];政治与法律;2010年01期
8 王卫明;;东欧转型时期的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难题[J];求索;2009年01期
9 王万华;;统一行政程序立法的破冰之举——解读《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J];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明安;论行政行为合法的标准与无效的标准[J];政府法制;2001年11期
2 沈开举,王红建;试论行政行为的成立[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3 金伟峰,余志三;论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4 汪艳;论行政行为的转换[J];当代法学;2002年02期
5 朱雁;论建立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王太高;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7 严静;中德瑕疵行政行为制度比较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叶必丰;行政行为执行力的追溯[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9 章志远;略论行政行为的生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金珠;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海波;;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兼议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根据的重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启厚;;防止行政行为的异化是当务之急[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陈启厚;;防止行政行为的异化是当务之急[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张继红;;即成性行政行为与后续性行政行为问题浅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5 闵凡群;;行政行为职权撤销的法律控制及其立法思考[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6 程建;;行政行为撤回的法律探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程建;;关于地方公共行政行为方式变革法律问题的思考——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胡敏洁;;授益性行政行为中的“申请”——以社会保障行政为例证[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解志勇;陈国栋;;论严格规则主义下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机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文涛;;完善责任制是公正执法的制度保障[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吴宁;受欺诈行政行为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国土资源局 夏尧 符浩;复议维持后,原机关能否改正行政行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3 记者 翁灵娜;行政行为戴上“紧箍咒”[N];湘潭日报;2014年
4 金伟峰;关于“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N];法制日报;2005年
5 吉吉;什么是行政行为[N];中国建设报;2001年
6 记者 张兰;市财政局“红线”规范行政行为[N];泸州日报;2008年
7 河南省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卢新伟 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 康雪萍;超期限作出的行政行为之效力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 刘远;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行政行为”的理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记者 翁灵娜;规范行政行为 促进城市文明[N];湘潭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胡彦殊;依法履行职责 规范行政行为[N];四川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君;行政行为实行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生安;法治理念下的行政行为[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瑕疵行政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靳超;电子行政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文娟;行政诉讼中关联行为的司法审查进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4 秦文文;行政行为撤回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刘芳宇;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5年
6 刘倩;行政处罚中阶段性行为的司法救济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孙帅;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陈熙;公安机关行政行为争议快速处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张倩倩;学校行政行为之司法审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朱雨虹;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0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37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