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责任制度在文化遗产法律适用中的意义——以法律概念生成为视角
本文选题:文化遗产法律 切入点:民事责任 出处:《法学杂志》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物保护法》等规定了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条款,但实践中该条款处于存而不用状态或存在适用不规范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法律适用中仅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定位为违反国家的行政管理秩序,对文化遗产法律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道德秩序层面,忽视了文化遗产作为财产的法律意义。我国早期文物立法深受法国影响,回顾并对比中法两国文化遗产法律概念生成的过程,不难发现在文化遗产从一个事实概念到法律概念的过程中,财产安全与文化秩序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法律适用中亟待加大追究当事人民事责任的力度,并完善民事责任适用的规范性。
[Abstract]:The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other provisions provid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civil liability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article is in a state of existence rather than being used or there is a problem of nonstandard application.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law only defines the act of destroying cultural heritage as a viol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der of the state. The legal concept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understood only at the level of moral order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ignoring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as property. Reviewing and comparing the process of the legal concept form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China and Franc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from a fact concept to a legal concept, property security and cultural order play an equal important ro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t is urgent to intensif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es' civil liability and to perfect the no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ivil li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宏杰;;行政犯的法律属性及其责任——兼及定罪机制的重构[J];法学家;2013年03期
2 吴十洲;;1925年前古物陈列所的属性与专职人员构成——纪念古物陈列所成立100周年[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年05期
3 张松;;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史回眸[J];中国名城;2009年03期
4 王云霞;;论文化遗产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玲;;关于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05期
2 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3 崔卫华;贾婉文;;近十五年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新动向——基于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东南文化;2013年05期
4 刘宪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刑法适用之影响[J];法学;2013年12期
5 郭理蓉;;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法保护及其完善[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6 田宏杰;;行政犯罪的归责程序及其证据转化——兼及行刑衔接的程序设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徐文文;;行政犯之司法解释与行政法规和行政解释关系论要[J];法治研究;2014年11期
8 崔璨;;文物赠与立法:历史演进、发展特点及改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视角[J];理论月刊;2012年08期
9 穆永强;张水菊;;文化财产返还国际争议解决研究综述[J];理论观察;2015年04期
10 蓝向东;侯隆哲;;环境刑事保护之行政从属性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周莹;灾后文物重建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翁葳;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汤丁峰;优秀近现代建筑认定标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姚肖刚;历史城镇居民在文化旅游经营中的空间让渡[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6 邓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公法保护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7 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8 邓书保;瑶族药浴文化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孙s,
本文编号:1562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6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