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非法行医罪中的“医生执业资格”——以刑法谦抑性原则为视角
本文选题:非法行医罪 切入点:医生执业资格 出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对《刑法》第336条第1款中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理解,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认定。文章以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为视角,通过分析认为:非法行医罪中规定的"医生执业资格"仅指行医者个人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不应该包括医师执业注册证和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应以此来界定非法行医罪中的主体。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person who has not obtained the qualification of doctor" as stipulated in Article 336, paragraph 1 of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re are different cognizance in practice. The article takes the principle of modesty of criminal law as the angle of view.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octor's qualification" stipulated in the crime of illegal practice of medicine only refers to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of the individual practitioner, and should not include the doctor's practice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and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practice license. This should be used to define the subject in the crime of illegal practice of medicin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首批重点项目“社会风险中的公共安全治理研究”(编号:FRZD201305)
【分类号】:R-051;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明楷;论刑法的谦抑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孙万怀;何瑞锋;;非法行医罪现实认定中的若干问题[J];法学杂志;2010年05期
3 严然;;非法行医罪之“医生执业资格”探析[J];法治论坛;2008年03期
4 彭志刚;李长兵;许晓娟;;非法行医罪立法缺陷及解决路径分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5 黄志;姜金良;;非法行医罪主体的司法认定——基于实质解释的立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非法行医罪争议问题浅探[J];人民检察;1999年11期
7 邵山;论非法行医罪[J];人民司法;2000年02期
8 刘长秋;;非法行医罪主体论纲——兼论我国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完善[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江涛;;从刑法谦抑性看酒后驾驶“入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蔡淮涛;;聚众淫乱不应规定为犯罪[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程宗璋;非商业手段的反竞争行为及其治理[J];长白学刊;2002年02期
4 朱亮亮;;论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5 孟传香;;从刑法的谦抑性论“婚内强奸”[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王充;;中国刑法学理论发展30年[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7 刘长青;;刑法谦抑性之我见[J];当代经理人;2005年06期
8 黄学贤;崔进文;;警察行政行为的司法控制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彭刚;;论刑事和解“本土化”的困境及其出路[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李慧;;网络盗版的入罪化分析[J];福建法学;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均平;;宽严相济政策执行模式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张贵才;;刑事法谦抑理念下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贯彻[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3 廖钰;张璇;;人民法院民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之探索——以统一法秩序的司法立场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李楠;行政与刑事法律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路军;我国刑法犯罪量化要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倩;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巧琳;律师伪证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项卫兵;虚假诉讼行为的刑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建军;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崔华;论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乔远;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会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熊路洋;论我国过失危险犯的成立范围[D];南昌大学;2010年
10 丁力;论非法人体实验行为的刑法规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佑勇;刘艳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程序机制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郭升选;李菊萍;;论医疗注意义务与医疗过失的认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周佑勇,刘艳红;论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适用衔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4 李宝珍;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5 赵秉志;曾朝晖;;论医疗事故罪的构成特征[J];法学家;1998年05期
6 石磊;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认定[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顾永忠;;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解析[J];法律适用;2014年03期
8 刘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J];中国检察官;2009年04期
9 陈兴良;刑法教义学方法论[J];法学研究;2005年02期
10 李延生;赵存耀;;按摩致人死亡构成何罪[J];中国检察官;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宝珍;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2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何葆林;退休护士输液致患者死亡能否构罪[N];健康报;2008年
2 福建国富律师事务所律师 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法院 周玉文邋徐德发;退休护士输液致患者死亡能否构成犯罪[N];健康报;2008年
3 记者 柯观;胡万林何以行骗得逞?[N];北京科技报;2014年
,本文编号:1576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7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