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矿业权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选题:页岩气 切入点:矿业权管理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各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环保意识觉醒并逐渐增强,人们把目光从常规油气资源,逐渐转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再生资源、核能等清洁能源。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员,在全球储量巨大。据探测,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对于缓解我国日益上升的天然气需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国家对页岩气的勘探开采非常重视,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页岩气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中,页岩气矿业权问题成为制约页岩气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是从页岩气的技术要求、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出发;关于矿业权管理,法律从宏观层面设计了放开矿业权,允许民营企业等多种社会投资主体进入等制度。但对于页岩气矿业权的准入标准、开采顺序、退出制度、流转条件和监管等规定不完善。本文基于此背景开展研究,论文思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展开,通过分析阻碍我国页岩气产业化开发的矿业权出发,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波兰、英国的优秀做法,制定和完善我国页岩气矿业权管理相关制度,为实现我国页岩气产业化开发保驾护航。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在能源需求增长、油气体制亟需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页岩气矿业权管理法律制度的意义,并从理论上分析页岩气矿业权管理研究现状,重点探讨是否"放开矿业权";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页岩气及矿业权管理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页岩气矿业权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涵盖准入、开采、退出、流转和监管等问题,并做了深层次的剖析,第三部分考察了美国、波兰和英国页岩气矿业权管理法律制度,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页岩气矿业权法律制度的建议;最后,在严谨的结构下,得出我国页岩气矿业权发展方向,要放开矿权,实行一级登记、多级监管体系,并完善页岩气矿业权管理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结论。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nergy demand of various countries is increas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wakening and strengthening gradually. People are turning their attention from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to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renewable resources, nuclear energy and other clean energy. Shale gas. As a member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re are huge reserv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exploration, China is rich in shale gas resources, which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alleviate the rising demand for natural gas in China. The stat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 promulgating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ne after anothe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Among them, the issue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s has become a constraint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hale gas. For the study of shale gas,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hale gas,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 on.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mining rights, the law has designed to liberalize mining rights from the macro level.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other social investment entities are allowed to enter such systems. However, the regulations on admission criteria, mining order, withdrawal system, flow conditions and supervision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s are not perfe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inding problems. 鈫扐nalysis problem. 鈫扵hrough analyzing the mining rights which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cellent pract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Poland and Britain, and formulates and perfects the relevant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shale g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oil and gas system needs to be reform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is studie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is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emphasis is put on whether to "liberalize mining right", which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ale gas and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including access, mining, withdrawal, circul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makes a deep analysis. The third part examines the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and and Britai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in China. Finally, under the rigorous structu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in China.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in China is to liberalize mining right, carry out first-grade registration, multi-level supervision system, and perfect relevant legal system of shale gas mining right managemen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页岩气[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王媛;;加快建立完善我省页岩气产业发展机制[J];江苏政协;2013年02期
3 ;图说天下[J];国企;2013年06期
4 马瑞琳;;美国页岩气开发与相关法律法规初探[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5 杨柏;;假如贵州也复制“页岩气革命”[J];当代贵州;2014年11期
6 ;页岩气革命是个骗局[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3年03期
7 刘超;;页岩气开发中环境风险规制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13年Z1期
8 ;资讯[J];中国石油石化;2013年09期
9 马安越;;页岩气革命在美国是如何爆发的?[J];中国机电工业;2013年07期
10 ;媒体[J];南风窗;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巧然;中国石油储备页岩气开发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张金川;中国应大力开发页岩气[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林刚;我国首个页岩气合作开发项目已实施[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胡学萃;页岩气:有望改变我国能源格局[N];中国能源报;2009年
6 胡文瑞;页岩气:“鸡肋”变“牛排”[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丽;唤醒沉睡的页岩气[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8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勘探热潮席卷欧洲[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特约记者 刘楠;我国页岩气开采将从重庆起步[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为;页岩储层特征与渗流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金吉能;页岩气地球物理建模分析[D];长江大学;2015年
3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梁顺;长壁开采区内垂直页岩气井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冯杨伟;伊宁盆地构造—热演化与上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俞益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姜文利;华北及东北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潘磊;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页岩储集物性及含气性地质模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余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3 曹俊;金阳—威信地区下古生界牛蹄塘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白生宝;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气储层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折文旭;页岩气藏水平井HEGF裂缝网络渗流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郭文;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分析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炳成;我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8 韩淑乔;高过成熟阶段页岩生烃及含气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9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654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5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