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污权的定位及法律性质
本文选题:排污权 + 客体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引入排污权交易机制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污染物排放管理效率的一种市场化手段。政府的管理方式也要随之变革。市场化机制需要明确的产权界定。有关排污权的定位和性质,理论界存在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行政法权利说及环境权说等争议。从权利客体看,排污权是权利人对自然资源纳污和自净能力的利用,因此排污权属于自然资源使用权体系的一种独立权利类型。排污权源于行政许可,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是一项行政法权利;同时行政许可具有赋权属性,排污权因此获得财产权内核。排污权是排污权制度运行诸环节和诸关系中的权利总称,这些权利共同构成一类新型财产权;这类新型财产权与传统财产权共同构成开放的现代财产权体系。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 to achiev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a market-oriented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llutant emission management.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should change with it.Market-oriented mechanism needs a clear definition of property rights.There are disputes about the orientation and nature of emission rights, such as usufruct theory, quasi-real right theory, administrative law right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right theory.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object of the right, the emission right is the use of the right holder's ability to accept pollution and self-purify the natural resources, so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right belongs to an independent right type of the system of the right to use natural resources.The pollution discharge right originates from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e and is an administrative law right in the administrative legal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administrative license has the attribute of empowerment, so the emission right obtains the kernel of the property right.Pollution discharge right is a general term of rights in the operation and relations of emission right system. These rights constitute a new type of property rights, and these new property rights and traditional property rights together constitute an open modern property right system.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12&ZD214) 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环境公益诉讼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研究”(14FXB004)成果之一
【分类号】: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卫星;环境权内容之辨析[J];法学评论;2005年02期
2 王育红;李融;;排污权的法律性质[J];法律适用;2012年12期
3 周训芳;论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环境权[J];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01期
4 宋晓丹;;也论排污权的法律性质[J];南方论刊;2009年08期
5 钟丽娟;;自然权利的人性基础[J];法学论坛;2011年01期
6 李卫华;论行政法权利及其保障[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王清军;;排污权法律属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何延军,李霞;论排污权的法律属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邓海峰;;环境容量的准物权化及其权利构成[J];中国法学;2005年04期
10 陈泉生;环境权之辨析[J];中国法学;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何志鹏;;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张新锋;财产概念外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京歌;;动物环境权否定观之法学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李剑;;试论环境权的权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6 陈会广;曲福田;陈利根;;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3期
7 魏衍亮,周艳霞;美国水权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8 丁丽瑛;;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罗马法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9 袁巍;;排污权性质的理论选择[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马晶;论环境权的确立与拓展[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王方玉;;环境民事权利的困境与民法的修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顾向一;;环境权保护在我国物权立法中的体现[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巩固;;公众环境利益:环境保护法的核心范畴与完善重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5 闵浩;王宇红;;权利抑或义务:环境保护的理念重构与入宪路径选择——以排污权制度的引入为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赵娴;;云南省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奎;张树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徐华;;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障碍与解决对策[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金南;董战峰;秦颖;吴琼;杨金田;李云生;严刚;;中国的排污交易实践:探索与创新[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欧阳澍;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国锋;WTO的人权理念[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瑜婷;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银霞;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韩`T;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熊光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法律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8 董国军;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晓中;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茜;我国人格权商品化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海峰;罗丽;;排污权制度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高富平;浅议行政许可的财产属性[J];法学;2000年08期
3 梅雪芹;关于约翰·洛克“财产”概念的一点看法[J];世界历史;1994年06期
4 王金南;董战峰;杨金田;李云生;严刚;;排污交易制度的最新实践与展望[J];环境经济;2008年10期
5 王小龙;;论排污权的性质[J];江淮论坛;2009年01期
6 袁志刚;论知识的生产和消费[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7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8 李霞;狄琼;楼晓;;排污权用益物权性质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6年06期
9 朱姝,,张少峰;论商誉权的法律保护[J];现代法学;1996年01期
10 胡田野;准物权与用益物权的区别及其立法模式选择[J];学术论坛;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寿德;排污权交易的条件、功能与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2 耿世刚;排污权的产权性质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蒋亚娟,邓文轶;论排污权交易的缺失与环境法拓补[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年01期
4 万法菊,侍玉成;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期
5 程宇;;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6 张安华;;中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阻力和动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01期
7 张景玲;;我国排污权交易实施和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班健;;嘉兴模式试水 全国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成立[J];环境经济;2007年12期
9 胡民;;排污权交易中的特征及价格形成机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
10 佘彩红;;排污权交易之谨慎思考[J];知识经济;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寿兵;柏红霞;许博;王祥荣;樊正球;;废水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挑战及交易率问题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栾志红;;政府剥夺、限制排污权及其程序规制——以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央群;;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田密;孙晓宁;;试析排污权交易在火电行业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张文艺;;排污权交易的发展与创新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师懿;王品文;程璜鑫;程胜高;;湖北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改进思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黄浩云;陈璐;;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博文;王群英;;我国排污权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李婕;成钢;贾婷;;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圣祥;排污权交易要把握好两个关键[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凌翌;我市将建排污权交易平台[N];成都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林U
本文编号:175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75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