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四荒”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思考
本文选题:农村 + “四荒”土地 ; 参考:《开放导报》2015年05期
【摘要】:农村"四荒"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可以依法流转。现在农民集体对"四荒"土地所有权的被动享有,流转制度的未尽完善不能很好地平衡和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在"公共利益"优先前提下,应实现农村"四荒"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平等设置,摒弃目前"四荒"土地使用权一级流转资金"村有乡管"的法律设置,完善"四荒"土地使用权二级流转方式及其适用要求,明确"四荒"土地抵押制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四荒"土地使用权制度设置,以更高效实现"四荒"土地综合效益目标。
[Abstract]:The rural "four wasteland" land belongs to the farmer collective ownership, may circulate according to the law. At present, the peasants'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the "four wasteland" land is passively enjoyed, and the incomplete circulation system can not balance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Under the priority of "public interest", we should realize the eq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land ownership and the national land ownership in rural areas, and abandon the current law setting of the first grade circulation fund of the "four famine" land use right "the village has the township management". Perfecting the secondary circulation mode of the land use right and its applicable requirements, clarify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core content of the land mortgage system, and further perfec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nd use right system of the "four wasteland".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icient "four wasteland" l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 goal.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基金】:2014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
【分类号】:D922.32;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延荣;李艳科;;关于“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2011年05期
2 温世扬;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章艳;集体四荒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浅析放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抵押限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2 陈寒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李丽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李凤梅;;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5 何洪波;;关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研报告[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6 公衍波;;我国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及其完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7 赵云海;;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保护[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8 张涛;郭虹;;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国有化变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9 陈祖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财产属性及其制度完善[J];重庆行政;2009年03期
10 赵斌,李阳生;论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物权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穆向丽;张安录;;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中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灵辉;胡小芳;;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可持续发展[C];2005年
4 严亮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型农村矛盾——预防农村重大经济承包合同矛盾纠纷之对策建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唐相;;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四卷(土地分卷)[C];2005年
6 吴唐相;;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思考[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全亮;现阶段我国农地经营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宇飞;论我国农村承包地收回制度的权利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冬梅;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红;产权结构、产权关系与制度创新[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秀鹏;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孙佑海;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9 梁亚荣;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本晓;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路径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志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民法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华炜;论集体荒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季珠;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相焕伟;集体土地流转的冷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何文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涂如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鸿;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保护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李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施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效力规制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华,杨代雄;我国土地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造——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2 黄丽萍;;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帕累托最优选择[J];东南学术;2006年05期
3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4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享有形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5 屈茂辉;论权利抵押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王蓉;从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的法律保护——中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J];法学评论;2002年02期
7 张红霞;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J];法学;1999年09期
8 陈康华;论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J];法学;2001年09期
9 王铁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完善——民法典制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法学;2003年02期
10 张晓娟;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务院办公厅就开发农村“四荒”资源问题发出通知[J];政策;1996年08期
2 ;走样的“四荒”改造[J];共产党员;2012年18期
3 李如林;开发“四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云南政报;1994年08期
4 于海河,关学义;变“四荒”为“四宝”[J];党员之友;2000年04期
5 王雪梅,左静;辽西“四荒”拍卖调查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王兴怀;;切实保护耕地 开发利用“四荒”土地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J];四川政报;1998年27期
7 ;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若干注意事项[J];支部生活;2000年04期
8 ;出让“四荒”地使用权的实践、理论与政策思考[J];前进;1994年11期
9 李旺明,王林,陈勇明;吕梁地区拍卖“四荒”使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J];前进;1998年01期
10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通知[J];河南政报;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艳;唐火庆;;论农地制度的突破——“四荒”拍卖制[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武晓辉;;开发“四荒”资源 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李长伟;;新时期“四荒”地治理与开发探索[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刘殿华;郭延杰;;平原区“四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策略与成效[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张玉堂;张庆昕;郭连玲;;荒山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措施探讨[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东明;;密云“四荒”租赁制推行前后[A];当代北京研究(2011年第1期)[C];2011年
7 张翼;;加强“四荒”综合防治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我省“四荒”治理开发工作的思考[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世贵;;支持社会力量开发治理“四荒”是水土保持跨越式发展的好路子[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孔祥东;;大户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好形式[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长征 胡顺华;湖北14万农户投身“四荒”治理[N];人民长江报;2009年
2 李延辉;石家庄 “四荒”拍卖促治理[N];中国水利报;2005年
3 记者 安洋;山西两千大户治“四荒”[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姚庆云;“四荒”造林3万亩[N];安阳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武龙;湟中:政策优惠治“四荒”[N];中国水利报;2007年
6 金管;关于对四荒等土地承包经营方式的规定[N];东方城乡报;2006年
7 ;农村“四荒”土地怎样发包才合法[N];吉林日报;2006年
8 陈妍;“四荒”产权改下去 绿色“成果”提上来[N];安阳日报;2008年
9 罗平 记者 王小刚;努力实现“四荒”地效益最大化[N];南昌日报;2009年
10 贾君洋 张国林 甄常君;邯郸完善“四荒”开发政策[N];中国水利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纯静;我国“四荒”土地开发治理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崔熙沐;“四荒”承包经营权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49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84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