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治理——以行政参与为视角
本文选题:行政主体 + 迟延履行 ; 参考:《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一方面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害法治。这类违法行为一直未能得到有效防范,究其原因是现行管理行政模式下的法治手段存在信息收集不及时、成本高以及监管者能力有限等不足。针对该问题可以引入行政参与制度予以治理。行政参与制度是不同于事后责任制度的事前治理制度,引入行政参与制度应当将设定行政参与权、参与事项、参与程序作为内容,将遵守国家秘密、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作为其参与限制。而落实到我国的法律制度中,还应当就信息公开、参与范围、参与程序、参与责任以及参与救济制度进行完善或建构。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 procrastination to fulfill the legal duty is a relatively common minor administrative illegal act in reality. On the one hand, it damages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harmful to the rule of law. This kind of illegal behavior has been unable to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legal means under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mode ha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high cost and limited ability of the supervisor, and so on.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may introduce the administrative participation system to administer.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articip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system of responsibility after the ev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participation should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administration, the matters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cedure of participation, and will abide by state secrets.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 and the individual legal interest are the restriction of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perfect or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publicity, the scope of participation, the procedure of participa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system of relief.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关保英;;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研究——以政府法治为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邓佑文;;论公众行政参与权的权力性[J];政治与法律;2015年10期
3 邓佑文;;行政参与的权利化:内涵、困境及其突破[J];政治与法律;2014年11期
4 姬亚平;;行政决策程序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浙江学刊;2012年03期
5 邓佑文;;论行政参与权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完善[J];理论学刊;2012年03期
6 江必新;李春燕;;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J];中国法学;2005年06期
7 姜明安;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8 陈骏业;不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一种学理阐释[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0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N];人民法院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秀兰;谢惠英;;论我国参与式流动摊贩管理机制的建构[J];外国法制史研究;2016年00期
2 曹海宁;;论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治理——以行政参与为视角[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3 肖强;王海龙;;安全生产执法的信息公示与公众参与——评《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J];天津法学;2017年03期
4 石东坡;王剑;;制度化与法治化:公众立法参与的必然跃迁——以十份立法参与制度文本为基础[J];地方立法研究;2017年05期
5 黎瑞;朱兵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实效性及其提升路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6 林华;;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的法律衔接[J];行政法学研究;2017年04期
7 叶飞龙;;行政处罚证据来源研究——评析公民提供的资料能否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J];法制与社会;2017年18期
8 覃莹;;浅谈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3期
9 曾哲;周泽中;;善治的理性:公民参与行政的后果考量[J];求实;2017年06期
10 朱峥;;行政法治中的裁量及其控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反思与展望[J];法治研究;2015年06期
2 邓佑文;;行政参与的权利化:内涵、困境及其突破[J];政治与法律;2014年11期
3 金自宁;;跨越专业门槛的风险交流与公众参与透视深圳西部通道环评事件[J];中外法学;2014年01期
4 侯健;;论对公民表达的政府回应义务[J];法学;2013年11期
5 刘莘;金成波;;参与式行政:一种新型的行政法制模式[J];江淮论坛;2013年06期
6 杨登峰;;论过程性信息的本质——以上海市系列政府信息公开案为例[J];法学家;2013年03期
7 胡杰;;论权力的权利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2期
8 徐文新;;专家、利益集团与公共参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邓佑文;;论行政参与权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变革[J];东岳论丛;2012年04期
10 邓佑文;;论行政参与权的法律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祥;行政公开的权利保障功能[J];现代法学;2001年05期
2 饶常林;常健;;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完善——兼谈《行政公开法》的制定[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吕梅;行政公开制度在我国的构建[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2期
4 田瑞;论我国实施行政公开的现实条件及其立法架构[J];长白学刊;2002年05期
5 刘阳中;国外行政公开制度比较研究——兼论对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启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黄昕,何伟;知情权与行政公开立法[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张德瑞;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回顾与建构[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李莉;行政公开及我国相关制度之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周秋君;试行政府行政公开的若干理论基础[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王定东;;知情权与行政公开[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静;;行政公开与利益冲突[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温婧;;浅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3 孟鸿志;王秀哲;;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研究综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学贤;廖振权;;行政协议法治化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高学栋;陈玉忠;;树立行政程序意识 促进政府依法行政[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6 陈启超;;我国行政资讯公开立法的若干建议[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张西勇;;浅谈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8 王静;;论行政承诺的规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于秀琴;;行政程序的评估体系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10 郑敏;;论我国行政程序的完善[A];东方行政论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杰 严利萍;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不足及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阮占江;推动依法行政从程序抓起[N];法制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李岱娜;“行政程序规定”高层论坛北大开讲[N];汕头日报;2012年
4 海风;保险监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运用及内部控制[N];中国保险报;2010年
5 记者 黄纯芳 通讯员 路险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实施进展顺利[N];湖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鹏;树立法治理念 坚持依法行政[N];成都日报;2013年
7 陆鸿登;着力推进依法行政 大力打造开明政府[N];铜仁日报;2007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莫于川;信息公开,政府不能作壁上观[N];法制日报;2008年
9 福建省闽清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刘立藏 林旭坚 林国辉;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符合法律规定[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记者 奉清清邋鄢振刚;《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正式公布[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少锋;入世后我国行政公开的现状及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春丽;行政公开的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傅红冬;论行政公开[D];苏州大学;2003年
4 黄莺;建立健全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李澜;论行政公开[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俄;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完善[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文科;雾霾治理中的行政协议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韩振法;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法律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9 吁洪虹;行政协议中行政优益权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冯彦渊;行政隐蔽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16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1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