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经济诱导措施与行政法的实效性保障——以社会抚养费为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18-05-22 13:35

  本文选题:经济诱导措施 + 实效性保障 ; 参考:《当代法学》2015年02期


【摘要】:经济诱导措施适用于禁止与放任的中间地带,通过经济手段来影响私人的行为动机,进而促进公益上所希望的目标或抑制公益上不希望的目标。生育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但控制人口数量又被国家视为重要公益事项,故计划生育行政成为经济诱导措施的典型适用领域之一。从生育调节的功能出发,将针对超生者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定位于作为经济抑制措施的收费,而非行政处罚或填补公共投入的补偿性收费,可在计划生育义务的倡导性、生育的人权性等因素中作出合理的协调。社会抚养费虽不直接侵害生育权,但也应当符合财产权保障的要求,并接受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的控制。这也是对经济诱导措施的共通要求。应探索一套新的规则规范经济诱导措施,使其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传统手段一起,构筑行政法实效性保障的规范体系。
[Abstract]:The economic inducement measures can be used in the middle zone of prohibition and laissez-faire to influence private behavior motivation through economic means, and then promote the desired goal of public welfare or restrain the undesirable goal of public welfare. Fertility behavior itself is not illegal, but the control of popul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public welfare matter by the state, so family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fields of economic inducement measures. Starting from the function of fertility regulation, the social maintenance collected for the superlivists can be regarded as a charge for economic restraint measures, but not as an administrative penalty or a compensatory charge for filling public input, which can be advocated in the family planning obligation. Make reasonable coordination among factors such as human rights of fertility. Although social alimony does not directly violate reproductive rights, it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accept the control of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and due process. This is also a common requirement for economic incentives. We should explore a new set of rules to standardize the economic inducement measures so as to build a normat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dministrative law together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n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and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贵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合宪性调整[J];法商研究;2008年04期

2 王维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主要问题修改意见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1期

3 湛中乐;伏创宇;;社会抚养费法律性质考察——从若干相关行政、司法实践而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1期

4 罗豪才,宋功德;现代行政法学与制约、激励机制[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5 高木光;王贵松;;法的执行体系论与行政法的理论体系[J];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2012年00期

6 俞肖云;;愚公家的社会抚养费[J];中国统计;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宏光;;行政机关立法角色的转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韩英杰;;药品未注册商标的使用权[J];中华商标;2008年09期

5 王荣朝;;和谐司法与律师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龚辰;;城市公用事业特许合同初探[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井胜勇;浅谈“系统思考”在药监工作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5年04期

8 白飒飒;;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乌洗尘;高尚;;当前我国行政执法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文宇;陈建霖;;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行政授予与补偿协商:公法与私法的融合[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雁英;;公立高校教师的法律身份及与学校纠纷的解决[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肖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学治理的核心范畴——以平衡论为视角[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田阳;;首都人口服务管理中的社会抚养费[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4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京;马玮玮;;消防行政强制措施问题的研究[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琛;邓学欣;陈正军;李锦弟;沈志娟;刘渊;苏娟;;《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1条第3款规定的修改方式的探讨[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7 刘书燃;;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田飞龙;;政府信息公开与基层治理转型——以法规文本和基层实践为基础[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涛;检察建议法制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方文晖;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石时态;民事执行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吕瑞云;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生明;论我国商业银行接管制度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菲;行政垄断若干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晰策;大学生权利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权基洪;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英伟;行政协助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丽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蒋颖;论行政事实行为及其救济[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宜群;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维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的说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2年01期

2 罗豪才,方世荣;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3 罗豪才;行政法学与依法行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湛中乐;谢珂s,

本文编号:1922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22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