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不动产权利体系构造的理论批判和制度重构——异域经验和中国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25 22:16

  本文选题:不动产 + 主观权利 ; 参考:《东方法学》2015年04期


【摘要】:当下中国的不动产法律制度面临较多挑战,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不动产法制的变革发展存有争议,理论视角的反思、制度层面的重构变得极为必要。异域经验表明,不能仅以古典主观权利理论理解不动产权利体系构造,而应根据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等情况调整不动产法制的理论基础和制度结构,尤其是将其纳入合宪性控制框架之中。然而,中国法上的不动产权利体系构造更为复杂,需要依据当下中国具体国情确定具体方案,如此才能建构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动产权利体系。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real estate legal system is facing more challeng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of real estate leg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ntrovers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reflection, institutional reconstruction has become extremely necessary. Foreign experience shows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legal system of real estate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social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ead of only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 estate rights system by classical subjective rights theory. Especially, i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framework of constitutionality control. However, the structure of the real estate right system in Chinese law is more complicat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schem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China at present, so as to construct a real estate right system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22.32;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少华;;“限购令”的法律解释[J];法学;2011年04期

2 林来梵;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J];法学;1999年03期

3 柳经纬;;《物权法》的成就与不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5 程洁;;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6 林来梵;;中国宪法学的现状与展望[J];法学研究;2011年06期

7 赵万一;汪青松;;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型及权能实现——基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J];法学研究;2014年01期

8 王利明;;物权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J];求是;2007年10期

9 郑云瑞;;论西方物权法理念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保玉;;中国物权法的成就与不足——兼及法律移植与融合中的“鸡尾酒论”[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建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2 吴太轩;杨斌;;论失地农民参与治理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王慧娟;贾永飞;;南京市郊区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4 马凌云;;人权视野下的私人财产权宪法保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建文;;征收中土地增值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09年00期

6 陈晓芳;;我国土地储备制度正当性考辨——以收储范围为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翟国强;;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8 李保平;;农地过度征收及其制度约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谭红,吴韶艳;关于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若干观点的评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富;;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与农地产权保护——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的法经济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怀;高磊;;我国农地流转中的多重委托代理结构及其制度失衡解析——从当前我国重庆、成都、四川、广东等省土地产权流转案例中得到的启示[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宋振兴;;关于宅基地的产权配置与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探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魏建;张广辉;;城市房屋的“拆迁”与“征收”:“责任规则”到“产权规则”[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许可;;从法律博弈论看土地所有权制度设计——以征地补偿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叶艳妹;孙帅;;征地补偿标准差异性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实证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建明;;两岸农业合作中的土地问题与土地配置方式选择——以闽台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李红波;谭术魁;彭开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及其改进研究[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穆向丽;张安录;;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中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祥琪;我国征地补偿机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磊;产权效率的演进逻辑与考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建伟;涉地农民住房权与生存权保障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绩效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荣鑫;农地家庭经营法权关系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涂如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范赣鑫;论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D];兰州大学;2010年

5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柳;城中村拆迁安置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赵伟;城中村区域租赁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歌;上海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同类型的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鑫;论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吕小娜;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日本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4年11期

2 陈小君;高飞;耿卓;伦海波;;后农业税时代农地权利体系与运行机理研究论纲——以对我国十省农地问题立法调查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4 黎建飞;;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J];法学家;2007年01期

5 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6 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7 温世扬;兰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利益冲突与立法选择[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8 童之伟;;《物权法(草案)》该如何通过宪法之门——评一封公开信引起的违宪与合宪之争[J];法学;2006年03期

9 童之伟;;再论物权法草案中的宪法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法学;2006年07期

10 赵万一;周清林;;再论民法与宪法之间的关系——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法学;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寅昊;王小璇;;个人的社会义务及其限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杨春时;;政协委员要牢记责任[J];政协天地;2003年06期

3 ;认证认可社会义务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J];新法规月刊;2006年04期

4 朱亚芳;;我们是快乐的“九妹”[J];当代贵州;2011年27期

5 张翔;;财产权的社会义务[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6 程静;;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中财产权的社会义务表现举要[J];黑河学刊;2013年12期

7 陶短房;;“仇富”是怎么来的[J];时代青年(月读);2009年11期

8 ;劳R詹繒苡诠&、基本建,

本文编号:1934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34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