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确立与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完善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8-05-27 02:16

  本文选题:集体土地 + 行使主体 ; 参考:《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在"顺利实施农地产权制度""应对社会突发事件、避免大规模社会冲突""推进土地规划和城市建设"等过程发挥了"润滑剂"与"缓冲带"的作用;然而,在建立健全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消极权能实现、权能夯实、管理权限行使与集体成员受益权能保护等农民多元保障机制方面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模糊引发的"冲突和社会动乱"等负性外部效应也日益凸显,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多元保障机制——以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确立为灵魂,以使用权入市、征用征收公平补偿、增值公平分配、经营性合法收入保障、社会保障为现实路径——应加快提上议事日程。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in body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has been fuzzy in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farm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o deal with social emergencies, " Processes such as "advancing land plann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such as avoiding large-scale social conflicts, serve as a "lubricant" and "buffer zone"; however, they are rammed up in the cre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negative rights to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The exercise of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llective members' benefit power have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farmers' pluralistic security mechanism. At present, the reform has entered a critical period and deep water areas, and the negative external effects, such as "conflict and social unrest" caused by the fuzzy exercise of the main body of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rfecting the multiple security mechanism of the peasants who have been expropriated-taking the exercise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s the soul, taking the right of use into the market, expropriating fair compensation, adding value and fair distribution, ensuring the legitimate income of operation, Social security is a realistic path-it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11AZD009),项目负责人:邹学荣 重庆市文科基地重点项目“三峡库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析”(13SKB027),项目负责人:陆林 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重庆市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研究”(CYS2015060),项目负责人:罗婷婷
【分类号】:D92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思 ,栋亭;坝王南自然村能否成为18.468亩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2期

2 胡君;莫守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反思与重构[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3 胡吕银;;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4 栗胜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J];特区经济;2008年08期

5 祝之舟;;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形成和发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庞锋;;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辨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袁震;;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政治伦理价值及实现[J];才智;2010年17期

8 范常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完善的模式选择与再造[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邓江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理论界;2011年07期

10 李杨;;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具体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1年S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伟;;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祝之舟;;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形态和发展趋势[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祝之舟;;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重建——基于对“组有村管”模式的批判与反思[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贾宝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反思[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鲁宁;;集体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法律制度改革论[A];2011年第二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彭小青;;试谈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以顺昌县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永辉;;集体土地所有权再解读[A];2013年第四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李振杰;聂庆微;聂庆宇;;浅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的意义和影响[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余伟京;余美峰;蔡亮;;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农村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虚位——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基础理论探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戴威;;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私法改造[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卫华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登记中如何把握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孙吉晶 叶盛;我市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N];宁波日报;2013年

3 于光明;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能的建议[N];江苏经济报;2014年

4 主持人 唐红波;土地征收应该坚持市场化原则[N];湖南经济报;2006年

5 任嵘;集体土地所有权既存问题浅谈[N];江苏经济报;2014年

6 胡新桥 余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亟须立法厘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李永宁;走出制度与现实的迷局[N];法制日报;2008年

8 高舒畅 山东省嘉祥县国土资源局;村民无权转让集体土地所有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9 白新亚;镇政府能否成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0 王海璎 何信顺;椒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启动[N];台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琳;中国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只舟;中国当代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郭永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尹丽君;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戴柱贤;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立功;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改革路向[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谢静;论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俞艺;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8 陈慧;集体土地所有权缺陷之原因及发展路径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戴志刚;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困境及其解决方略[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董海波;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反思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9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939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