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由家庭暴力导致的婚姻关系破裂、妇女、儿童、老人身体伤害甚至是引发的严重暴力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安机关在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制止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长期以来,受限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其他因素,公安机关防治家庭暴力的作用难以完全发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对在全社会范围内防治家庭暴力具有重要意义,表达了国家对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鲜明态度。反家庭暴力法为执法人员干预处置家暴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别是为公安机关发挥自身职能,及时处置家庭暴力案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刑事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同一些法律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在家庭暴力预防和处置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对措施还仍在摸索,公安机关干预家暴案件的机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全社会范围内缺少多部门协作的合力,影响了防治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对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反家庭暴力的各项法律规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内多位学者研究成果,美国、英国、挪威和我国台湾地区警察处置家庭暴力案件实际做法学习研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外部影响因素:社会对家暴的漠视、案件报警率低、主动干预家暴争议的存在、责权不清导致的部门推诿;内部因素:公安机关自身对家暴危害认识不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力量缺乏、处置程序不明确、缺少专职机构和激励机制、证据意识不强。通过研究,对公安机关构建家庭暴力案件排查预警机制,案件的前期处置流程,包括接警登记、第一时间处置、调查取证、行政调解;后期处理,包括严重家暴行为的惩治、案件证据保管、民警出庭质证;长期防治,包括特别档案和回访制度的建立,发挥社区警务作用,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公安职能等一系列环节深入探讨分析,阐明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职责权限,明确警察处理案件的规则办法、工作流程,为公安机关全面防治家暴案件提供可行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9;D922.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研究综述
一、从立法角度论述
二、从存在问题及对策角度
三、从行政干预角度
四、从其它研究成果角度
五、国内研究简评
第二章 公安机关反家庭暴力的必要性
一、家庭暴力具有危害性
二、反家庭暴力是公安机关职责和使命
三、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三章 公安机关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一、《反家庭暴力法》立法现状及不足
二、其他法律立法现状及不足
三、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立法现状及不足
第四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应对模式
一、美国警察干预家庭暴力案件模式
二、英国警察处置家庭暴力案件机制
三、挪威警察干预家庭暴力案件做法
四、台湾地区警察介入家庭暴力案件经验
五、国外及台湾地区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难点和原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二、内部影响因素
第六章 我国公安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措施完善
一、反家庭暴力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完善执法依据和程序
三、建立家暴案件的长效防治机制
四、调动社会力量建立社会防治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闻;上海召开“制止家庭暴力、保障妇女权益”研讨会[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2 曹诗权;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刘淑媛;关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4 ;会诊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5 刘梦;什么是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6 李玫瑾;家庭暴力,绝非孤立的社会现象[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7 李玫瑾;家庭暴力不再是私事[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8 张荣丽;关于家庭暴力的几点法律思考[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9 荣维毅;消灭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3期
10 段京连;禁止家庭暴力[J];人民公安;2000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涓;女性视角下的夫妻间权利义务平衡[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雅蓉;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黄迎;上海孕产妇家庭暴力现状及服务机构应对能力的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良丰;民事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事前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都正伟;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9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10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10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