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立法偏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4:18

  本文选题:科技主体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促进科技进步及成果转化为立法目的,但却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功能定位上存在明显立法偏差,难以发挥法律对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立法保障作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立法与实践的差异,调整立法偏差,将会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有效实施。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into legislative purposes, but there is an obvious legislative deviation in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adjusting the deviation of legislation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law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作者单位】: 陕西省行政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分类号】:D92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廖信林;顾炜宇;王立勇;;政府R&D资助效果、影响因素与资助对象选择——基于促进企业R&D投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凤莲;略论传染病防治失职罪[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元;;金融诈骗罪之目的要件及罪过形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周舟;;新视角下的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尤金亮;;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疑难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易志鹏;;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雍自元;;犯罪被害人过错立法与司法规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杜菊;刘红;;食品安全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论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兰琴;;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非犯罪化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马凤春;苑文博;;刑法正当防卫条款辨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怀伟;;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与贯彻[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华颖霖;;公开盗窃之边界[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孟红;;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之关系浅析——以盗窃行为为例[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6 单民;建军;;玩忽职守罪立法研究——以“小官巨贪”现象为逻辑起点[A];中国犯罪学年会论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于雪婷;受贿罪法定刑设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任天霖;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玉;论破坏军婚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晟;论抢劫不动产行为的定性[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青;论抢夺罪中的抢夺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9 侯嫣;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原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涛;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2 白俊红;李婧;;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3 张金胜;尚海涛;师萍;;我国政府R&D投入及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4期

4 肖广岭;;我国政府资金占R&D经费的比重多大为宜[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5 陈实;章文娟;;中国R&D投入强度国际比较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6 胡振亚;;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转化模式和激励机制[J];求索;2012年12期

7 许治,师萍;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3期

8 赵付民;苏盛安;邹珊刚;;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的影响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2期

9 杨洵;师萍;;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肖丁丁;朱桂龙;王静;;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再审视——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瑞春;论剽窃科技成果行为的构成要件[J];科技与法律;1991年03期

2 张爱庆;;职务科技成果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科技信息;1993年01期

3 刘克英,,李永金;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J];发展论坛;1996年06期

4 张殿军;;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J];求知;2000年01期

5 牛文祥,廉荣;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篇大文章[J];发展论坛;2000年01期

6 张巧珍;南宁市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7 冯尚洪;;如何界定——职务科技成果和非职务科技成果[J];吉林人大;2000年07期

8 李颖,李萍,张大维;试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9 谢国仪;用制度保障科技成果——《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草案)》解读[J];政策w

本文编号:2113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113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