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衍生为问责手段的误区及化解
[Abstract]:From the legal point of view, dismissal is a normal means of appointment and removal of personnel without disciplinary nature; accountability requires officials to explain and respond to their actions and to impose certain penalties on officials who violate their public duties,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disciplinary nature. ".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officialdom standard, the position of "removal from office" in the present legal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of our country is not clear,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official accountability itself is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removal of duty is derived as a means of accountability. With 30 case studi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series of problems will arise from the derivation of dismissal as a means of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uch as the arbitrariness of the law enforcement process, the return of "deposed" officials to normal, and the alienation of dismissal into the protective umbrella of sheltered officials (especially senior officials),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the various vague provisions of the current law on removal from office, to clarify the nature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of the dismissal, to abolish "removal" as a form of punishment for accountable officials, and to unify and standardize the forms, contents and procedures of the accountability of official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system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and effectiv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for official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公共服务提供的社会问责机制研究:影响因素与应用模式”(71303262)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中国官员问责制研究”(201306375014) “十二五”湖南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湘教发[2011]76号)
【分类号】:D92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鹏飞;;问责制下官员免职的法理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2 杨君;;从问责官员复出困局审视官员问责的制度重构[J];领导科学;2010年14期
3 康良辉;;我国行政法中的“免职”研究[J];行政论坛;2011年02期
4 宋涛;;中国官员问责发展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党;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华;;我国行政问责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刘梦媛;章大峰;;论地方人大在行政问责中的缺失及防治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3 王蓓蓓;任中平;;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梁丽芝;罗媛;;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李一行;李纪恩;;试析行政问责制在灾害事件中的表现形态——以5.12汶川震灾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蔡晓秀;王晶;;从新一轮“问责风暴”看我国的官员问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5期
7 殷彩桥;吴开松;;浅议服务型视角下的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J];法制与社会;2009年12期
8 王祥;郑易平;;论责任政府场域中行政问责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9 邱烨;;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10 郭耀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振华;;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实践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彩霞;地方政府扰动下的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世杰;公共治理机制:实现责任行政的途径[D];吉林大学;2008年
5 马青艳;激励机制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效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高远;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平;问责权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高志雪;内部行政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吕尚敏;行政执法人员的行动逻辑[D];苏州大学;2012年
10 罗艳芬;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国庆;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清芬;基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行政问责制的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义;我国行政问责保障制度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贾俊;官员问责制中责任类型的区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寇凌;行政问责主体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博;煤矿安全监管行政问责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宋硕;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件下的我国责任政府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春梅;新时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黄超明;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王朋;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栋;郑曙村;;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与完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2 贺日开;;《公务员法》引咎辞职制度之忧思[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肖北庚;违宪责任论略[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齐延平;权力运行的底线道德与责任制度[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王广辉,陈根强;试论政府的宪法责任[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6 莫于川;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论要[J];法学评论;2000年01期
7 刘广登;;宪法责任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余望成,刘红南;行政问责制:由来、困惑与出路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汪永成;香港“高官问责制”审视[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刘松山;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之责任追究[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业;行政问责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守刚;行政问责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珏;;对被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的几点认识[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2 伍洪杏;刘灿;;浅析公民参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徐信贵;;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权责问题及其化解方式[J];理论探索;2014年04期
4 雷正;;暴雨过后的法律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5期
5 邱章铭;;行政首长问责制的困境研究[J];海峡科学;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289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289633.html